2月26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贵驷、澥浦两地携手,创新启动无人机双跨协同巡查行动,依托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和智能管理平台,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涉水问题综合集成巡查,标志着区域环境监管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科技赋能:构建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
在镇海区综合执法指导办的统筹调度下,4架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对3.5平方公里水域、4处在建工地及工业园区、10余条城市管网实施网格化扫描。凭借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技术,迅速锁定7处违规排放、取水的问题点位,特别是首次延伸至传统人力难以抵达的河道暗管节点,填补了3处监管盲区。
“通过无人机的‘鹰视角’,相关执法部门得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辖区内的环境状况,有效减少了监管盲区。”镇海区综合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的巡查效率远高于传统地面巡查,一方面有效提升问题发现率,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无感监测的方式,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精准治理:实现问题发现处置闭环管理
依托“无人机巡查-指挥中心研判-执法队伍处置”的快速响应机制,执法人员现场开具责改文书3份,完成2家企业约谈并启动立案程序。此次行动处置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倍,企业整改达标率提升至92%。
“我们正在用绣花功夫织密生态保护网。”区综合执法指导办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鹰视角发现-非接触式监管-靶向式执法”的闭环体系,已累计减少扰企频次45%,真正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承诺,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提供了创新样本。
机制创新:打造多跨协同执法新模式
据悉,目前镇海全区已完成全域六大领域数字底图构建,形成82项问题特征库,计划年内实现24小时动态监管全覆盖。
谈到下步计划,镇海将以区综合执法指挥中心为中枢,搭建“疆链·益企飞”智能管理平台,全面链入执法监管部门、镇街综合执法队无人机设备,统筹开展以“高频自动巡检为主体、人工遥控巡检为补充”的无人机巡检作业,配套建立自动预警、治理督办等工作机制,形成“数据共享、航信共建、问题共治”的“空地一体”协同监管格局。(竺筱寒 金涛)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