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社区物业共商共办解民生难题

2025-03-05 14:54:11 来源:北京日报 -标准+

次二社区移动便民服务站(资料片)。

自2024年起,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建立社区物业共商共办机制,充分调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区治理和接诉即办工作质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水平。

汇集多方力量为民解难

华馨园小区停车棚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居民停放需求。过去,小区内乱停乱放现象突出,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去年9月的议事会上,大家展开热烈讨论,“能不能多增加几处自行车棚,回来晚也有地方停”“可不可以根据现有公共区域,灵活增设点位”……

对此,华馨园社区服务站依托社区物业共商共办机制,邀请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协商议事会,最终决定通过申请小微专项项目资金,在小区新建4处电动车停车棚,新增1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后,还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参与监督,担任“项目监理”,协助工程建设高质量完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停车棚建成投用,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点赞。

在通和家园,去年底社区启用了新的智能门禁系统,居民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刷卡和手机解锁等方式出入小区,安全又便捷。此前,通和家园社区一直采用传统的门禁卡,不少居民反映容易丢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依托社区物业共商共办机制,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协商,决定引入智慧门禁系统,目前小区共有住户1012户,录入率达到99%。

议事协商形式灵活多元

社区物业共商共办开展过程中,台湖镇还涌现出不少基层治理品牌,如“乐和说说”“恒心办”“移动便民服务站”等,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的形式日趋灵活多元。

因管道多次破裂导致频繁停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璟秀欣苑公租房6、7号院的3000名居民。璟秀欣苑社区议事协商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乐和说说”协商议事活动,安抚居民、集聚民意、绘制清单,为社区治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因为更换管道资金不足,社区通过共商共办机制,邀请物业、公租房管理中心、党员代表、居民议事代表、志愿者骨干等多次召开物业联席会、居民见面会,最终确定由公租房管理中心出资对璟秀欣苑公租房6、7号院全线支线管道进行更换。仅用20天,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居民对此非常满意。

台湖镇次二社区服务站积极探索移动议事新形式,根据老旧楼宇多、老年居民占比大的特点,创建“移动便民服务站”品牌,把服务点、议事厅搬到居民身边。“路灯不亮、摸黑出行”是去年在“移动便民工作站”反复被提及的议题,次二社区服务站直接将会议桌搬到了小区路灯杆下,物业、居民代表现场反复商议解决方案,最终完成了220个有问题路灯杆的修复,居民好评如潮。

撬动更多社会资源

今年以来,台湖镇进一步探索“社区物业共商共办+吹哨报到”机制融合,引导党员干部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哨声,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深入议事,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银河湾公租房小区,人车流量大,部分沥青路面和井盖周边出现坑槽、裂痕等不同程度的损坏,路面坑坑洼洼,逢阴雨天气易积水,修路成了民心所盼。为此,银河湾社区将社区物业共商共办机制与“吹哨报到”机制相融合,召集多方人员到现场开展实地调研,与居民共同讨论改造方案。不到一周的时间,社区就完成了路面破损微改造,获得群众好评。

台湖镇党委书记王鑫表示,半年多以来,社区物业共商共办机制扎根各个社区,推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共商共办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群策群力化解重难点问题,真正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接下来,台湖镇将继续优化社区物业共商共办工作机制,擦亮台湖镇基层治理实践金名片,不断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孙云柯 通讯员 王童颜)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