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做好了,您稍等”“哎呀,饼皮怎么糊掉了”……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瑞凌大厦北侧停车场内的手抓饼摊位上,两个年轻摊主手忙脚乱地忙碌着,尽管是寒冬夜晚,他们的额头上却渗出了汗滴。
原来,这是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换位沉底——在路上”活动的首次尝试,旨在让执法人员参与不同类型商贩日常经营,体验摆摊的艰辛痛点,换位思考,为日后优化工作方式,诠释温情执法打下坚实基础。奉化区综合执法局岳林中队执法人员周宇、张琳作为第一批体验手抓饼摊贩的队员,跟随摊主王姐进行了食材采购、学习制作、出摊售卖,沉浸式体验手抓饼摊主的一天。
出摊准备 紧张又烦琐
1月8日上午,周宇、张琳匆匆脱下队服,换上便装,拿上购物袋和围裙,和王姐一起走进超市,在货架上仔细挑选着青菜、生菜、小葱等原料,每一样都力求新鲜与品质。
挑选原材料
紧张备菜
“挑绿叶菜要拿小颗的,比较嫩。菜叶上发黄、枯了的叶子掰掉。”王姐一进入蔬菜区便开始“轻车熟路”地挑选“优质”蔬菜。不到半个小时,采购结束,3人提着几袋沉甸甸的蔬菜来到王姐家里,开始紧张的备菜工作。择菜——清洗——装盒……从下午2点忙到5点,张琳直呼“腰都要断了”,周宇也感慨自己是第一次洗这么多菜,足足有几十斤,“冷水洗了一下午,手已经冻僵了。”
出摊售卖 忙碌到深夜
来不及休息,大姐招呼两位“徒弟”拿上食材,骑上电动推车,他们要在五点半前赶到瑞凌北侧停车场内出摊。“今天还好有你们帮忙,不然我一个人像‘打仗’一样,有时候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在自己摊位上吃张饼。”
下午5时许,周边工厂工人下班,会迎来一波流量小高峰,所以,王姐每天雷打不动准时出现在摊位上。两位执法人员也“火速”换上围裙,站在手抓饼小摊前,搭建好摊位,调试好煤气灶,摆放好手抓饼制作所需的器具,正式开始“招揽生意”。
现场制作手抓饼
夜幕降临,周边的下班族陆续来到小摊位上,周宇、张琳的手抓饼摊位很快迎来了第一批顾客。他们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从面糊的摊薄、鸡蛋的均匀铺洒,到葱花、酱料的适量添加,看似简单的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耐心与技巧。
摊杂粮饼
一直到晚上10时,周宇、张琳的摊位前依然有顾客光顾。直到深夜,人群才渐渐散去,热闹的小摊恢复了寂静。两位“小徒弟”陪着王姐一起收拾摊位,为这繁忙的一天画上了句号。
体验结束后,周宇、张琳坐在摊位旁,望着空旷的街道,心中五味杂陈:“这次换位体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小商贩的艰辛与不易,学会了从商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优化市容秩序不是靠简单的执法和管制,更需要付出真心,理解和关怀群众生活,服务‘群众所需’。作为执法人员,以后会更加人性化地执法,尽量为这些小商贩们提供合理的经营空间,同时也呼吁大家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综合执法为商贩“安家”
“我以前在长汀东路上摆摊,那时候各种摊位乱摆,经常导致交通拥堵,还要跟执法人员‘打游击’。几个月前,奉化区综合执法局的执法人员帮我们在停车场规划了做生意的地方,有了稳定的摊位,不仅不用担心被‘追着赶’,还能稳定客源,日子也红火起来了。”王姐向“老熟人”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表达了感谢。
“引摊入市”让流动摊贩有序经营
如何疏通占道经营这一市容秩序执法中的堵点?奉化区综合执法局没有简单粗暴地一赶了之,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收集群众意见,统一划定摆摊区域。“我们在接到投诉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污染环境等问题后,考虑到他们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进行了多次劝导,也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总算帮他们找到一块合适地方。”据周宇介绍,在执法过程中,奉化区综合执法局并未盲目采取强硬手段,而是施展细致功夫,切实解决群众的“心头大事”,在引导与规范中激活城市的生命力,让城市图景更添风采。
执法人员出于理解民生,增进交流,体验摊贩不易,全身心投入“在路上”换位体验行动,希望搭建起执法人员与商贩之间的沟通桥梁。他们平日身着制服,今天却对摆摊的琐碎事务显得生疏异常,在应对顾客时也不免流露出几分生疏与腼腆。一天的摊位经营后,“执法者”转变为“贴心人”,摊主们也对执法的难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执法需要有温度和人情味。换位体验不仅有助于增进执法人员对市民生活的理解,还能为制定更人性化的街面秩序管理模式提供依据。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这种体验行动常态化,让更多的执法人员有机会参与到这种换位体验中来,亲身体验不同类型商贩日常经营,感受他们的艰辛痛点,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竺斐)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