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漯河:老旧小区换新颜,“改”出幸福新生活

2025-01-08 15:19:00 来源:法治网 -标准+

“小区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过去,楼栋墙体上的瓷砖脱落、道路坑洼不平,一下雨路面就有积水。改造后,小区环境大变样,大家就像搬了新家,开心极了。”今年1月7日,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金山路与人民东路交叉口东南角的外贸家属院,提及小区改造,80岁的居民张安民喜笑颜开。

外贸家属院共有6栋居民楼,3栋建于1987年,另外3栋建于2007年。走进外贸家属院,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干净的道路、色彩亮丽的甬道、粉刷一新的墙体,入口处是一面老物件展示墙,摆放着录音机、漯河老照片等,小区围墙上绘制着关于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的宣传内容。在小区东南角,巨幅漯河火车站彩绘让人眼前一亮。每个楼栋前都安装有彩色充电桩,为小区增添了许多活力。

召陵区翟庄街道纺织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成龙说:“道路重新铺设沥青路面,修建雨污分流管道,更换小区落水管道和楼道灯,整治空中管线,重新规划停车位,改造小区广场,植入许慎文化及孝亲文化等元素,居民对这些非常满意。”

外贸家属院是漯河市打造“小而美”小区的示范点之一。按照漯河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中不仅要完善基础功能,还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植入文化建设元素,并结合改造小区区位、建成历史,挖掘老旧小区特色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彰显与环境景观提升相结合,打造“小而美”的老旧小区。

在源汇区建新路水管站家属院,居民也沉浸在小区改造带来的喜悦和幸福中。“小区门口有了门禁,路面变成了柏油路,外墙和楼道都粉刷一新,楼道窗户也换上了新的,还安装了充电桩、新修了凉亭,变化太大了。环境好了,大家住着也舒心。”“过去我们小区没人管理,车辆乱停,门口是菜市场,出门很难;现在停车规范了,出门就是柏油路,出行很方便。”在源汇区建新路水管站家属院,居民们介绍家门口的变化。“水管站家属院是源汇区建新路老旧小区连片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小区。这个项目还包括建行家属院、二纸厂家属院和建新路市场的升级改造。升级改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沥青路面铺设、空中管线整治、供水管道改造、充电桩安装、文化墙绘制等,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源汇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像外贸家属院和水管站家属院这样旧貌换新颜的老旧小区在漯河市还有很多。根据2024年市重点民生实事责任分工,漯河市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全年新开工改造不少于2529户,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主要责任单位。“2024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69个,共有3465户居民,158栋楼房,总建筑面积36.84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做好这项民生实事,结合漯河市实际情况,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年初出台了《漯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台账推进、例会、督导检查和考核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研指导,破解改造难题,坚持每周督导各县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掌握进度和难题,并协调解决。改造前,对小区内配套设施短板及安全隐患进行摸底排查,按照“应改尽改”要求,优先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力、供水、排水等老旧管线和群众意愿强烈的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小区改造完成后,街道办事处、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竣工验收,确定管理单位并移交,巩固改造成果,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标。

为了强化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开招聘6家专业化物业公司对全市未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进行划片管理,在不增加居民物业费用的前提下,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张玲玲)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