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小小调解工作室交出“满分”成绩单

2025-01-02 14:27:25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拖欠了5年的抚养费都给了;欠的400多万元工钱到账了……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港区,有一个成立刚满一年的调解工作室,全年共“接单”52起矛盾纠纷,实现调解成功率10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

小屋成了大港的“稳定器”

2023年12月5日,位于镇海区沿江东路173号的宁波市镇海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镇海港区调解工作室揭牌成立。该调解工作室是宁波市公安局港航分局在辖区内设置的第一个调解室,主要工作就是把镇海港区派出所接到的非警情类矛盾纠纷事件请到调解工作室处理。

“这几年,我们港区呈现出企业多、职工多、流动人口多、无证船舶多的‘四多’状况,也导致矛盾纠纷增多的实际问题。”镇海港区派出所民警林存君道出了设立调解工作室的初衷。

被选派到调解室“任职”后,林存君与其他几位调解员一心要把这间小小调解室打造成息纷止争的“解忧小屋”。在这里,不仅安排专人值班,还设置法律咨询、信访接待、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工作板块,实实在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

由于前期开展过进港宣传,港区的许多职工群众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专门帮他们处理矛盾纠纷的地方。就在调解工作室成立后的一周,港区某企业职工徐某与陆某因争夺孩子抚养权闹到了调解室。在林存君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就抚养权、抚养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临走前还不忘感谢林存君和同事们的帮助。

类似的涉及职工家庭、婚姻、工作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林存君一年下来共调解了52起,无论调解难度大小,52件“烦心事”最后都成功调解。看到这样的成绩,不少港区企业负责人也表示,调解室的工作,对稳定港区生产和企业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功率100%背后的得分诀窍

除了林存君和几位熟悉业务、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的专职调解员们的辛勤付出,调解成功率100%背后其实也有着工作诀窍。

“耐心、热心、细心、责任心和同理心。”林存君表示,做调解工作一定得有这“五心”。

他举例说,2024年2月,有50多人在港区某公司门前聚集,他们拉横幅,阻拦道路通行,目的是为拿到干了一年活的工钱。“我们得知情况后,首先就是到场稳定秩序,然后组织双方代表坐下来好好谈。”林存君说,起初,双方矛盾很大,讨要工钱的群众愤愤不平,公司一方则表示因工程未竣工验收无法付款。场面“火药味十足”,一度还发生双方人员殴打。

“再复杂的矛盾,也有调解突破口!”林存君说,他和派出所同事们连续一周的时间和双方沟通交流,一边安抚急着拿到工钱回家过年的群众,一边做通企业思想工作。“正值过年时节,谁不想能拿着辛苦钱过个好年呢?”林存君向企业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成功说服企业先支付450万元,剩下的等工程竣工验收后再付清。

“我们遇到的矛盾纠纷中,类似的涉及工程欠款纠纷占到七成。”林存君表示,为此他们除了遇到纠纷不推脱、全力调解好之外,也在思考如何从根子上解决此类纠纷多发的态势。

多走多听多做莫让纠纷生成

镇海港区派出所现所辖企业50余家、涉及职工群众近5000人,很多企业实行多元化用工模式。

“企业用工模式灵活,就对自身掌握法律政策规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一名公职律师民警,林存君对企业懂法守法遵法方面特别上心。为此,港区里的大小企业都在他走访清单里,几家用工多的大企业更是每日必访。他始终认为,企业是促进港区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广大职工群众则是推动发展的主力军,他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和职工双方解决各类问题,维护发展的稳定局面。

林存君每天都走进企业,走到职工身边,问一问企业生产现状,听一听职工所需所求。很快,辖区里的企业和职工都记得、认得了这位民警,不少人还加了林存君的微信和手机号,只要有事就在线联系。

“我们还发挥调解室‘一室多用’,定期通过调解室开展进企法治宣传、业务指导等。”林存君直言,部分企业管理有漏洞也是导致纠纷产生的原因,能帮助企业补上一个漏洞就能少一件矛盾纠纷。

此外,镇海港区派出所也在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见底行动。该所通过开展社情民意和隐患苗头摸排工作,统筹情报信息资源,对矛盾纠纷性质、激化概率、涉及人员等要素进行等级评估,及时把握纠纷发展走向、人员思想动向、协议履行状况。2024年11月份以来,已摸排单位15家,前置处置分包商欠薪、拖欠工资等隐患苗头3个,帮助20余名职工群众顺利拿到被拖欠工资50余万元。(张立 崔智超)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