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仅有一栋楼,垃圾桶站的位置怎么放居民都不满意怎么办?8次小院议事会、4次党建协调会、3次入户问卷调查……大家商量着办,历时一年多,小院里的垃圾桶站升级“搬家”了。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十五所社区志新东路甲八号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小区内面积狭小,仅有一栋居民楼和一条宽度不足5米的通道,共有90户居民。2020年,配合垃圾分类政策,小区内“撤桶并站”。鉴于环境限制,社区考虑到院内的绿化带、健身器材以及大件垃圾存放点位置等实际因素,垃圾桶站设置在4单元对面,与居民楼的距离约为4米。
从去年开始,小区居民多次提出对垃圾桶站位置的不满。“每天一早就清运垃圾,那动静儿就在我家窗户跟前。夏天完全不敢开窗通风。”家住4单元1层的王先生最受垃圾桶站的困扰。
小区空间实在有限,如何设置垃圾桶站位置,才能让居民满意?社区牵头,就在小院楼下现场召开议事协商会,集思广益。
“能不能轮流放在每个单元附近?这样也公平。”
“轮流太麻烦,也不是每个单元附近都有地方。”
“自行车棚东头有位置,不额外占地儿。”
“不合适,车棚是封闭的,不通风透气……”
社区前后召开了8次议事会,居民进行充分讨论后,选出了两个候选位置。随后,通过3次入户问卷调查,共有86户居民参与投票。大家最终决定将大门外的斜坡北侧改造为平台,设置垃圾桶站;原来的桶站升级为“封闭桶站”。为了保障居民安全,社区还在平台周围特意安装了护栏。
“新桶站紧靠马路边,日常清洁维护得注意,这还代表小区形象呢。”新桶站建成后,如何维护是社区着重考虑的问题。志新东路甲八号小区涉及两家物业管理单位,之前的物业管理权责界限不明确。
为此,社区又牵头召开了4次党建协调会,推动两家物业达成协议,由一家物业对垃圾桶站进行主要管理,并召集居民志愿者参与垃圾桶站值守,督促居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现在桶站位置特合适,出门顺手就能扔垃圾,谁家也不受影响。维护得也特别干净。”小院垃圾桶站的位置终于合适了。(记者 徐英波)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