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宁波蛟川街道:80项轻微违法“首违不罚”

2024-11-28 16:05:59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并不断优化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机制,将损坏城市绿地和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等80个事项纳入“轻微违法首违不罚”清单。

近日,蛟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一起损害城市绿地案件中执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清单适用规则。当天上午10时,执法人员巡查至镇骆东路一处,发现朱某的机动车辆停放在路边绿化带上,占绿地3.5平方米,该行为违反了《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项规定,涉嫌损害城市绿地。执法人员当即联系车主并要求其到现场。10时25分,朱某配合勘查后主动驾车驶离,鉴于朱某是初次违法且危害程度较轻的情况,蛟川街道办事处最终作出了不予处罚的决定。

综合行政执法队推出“首轻不罚”人性化举措,主要针对日常中多见的,但未造成不良后果的轻微行为,当事人可免于行政处罚。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发现轻微违法行为,特别是一些首次违法行为,有部分是当事人无意间所为,而非刻意为之。通过执法人员现场善意的提醒与耐心的劝导,暂不给予严格的处罚,使违法行为人知晓法律法规、知错认错纠错,在感受到行政法规刚正的同时,体会到执法的“温情”。行政处罚的效果就是既要通过惩戒手段,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又要预防和减少违法乱象,减轻和消除社会危害。

当然,“首轻不罚”并非让违法行为人可以抱有侥幸心理,或以此作为逃避法律法规处罚的“挡箭牌”,也不是执法人员凭感觉、凭感情的任性执法,它是顺应法治精神的合理包容,属于运用说服、教育等非强制性手段的执法。行政执法中的“首轻不罚”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减少抵触情绪,提高执法行为的公平性,从快从简解决问题,提升执法效率,还要保证行政裁量权在法治的轨道上依法准确运行。

下一步,蛟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在多场景、多领域、多维度执法中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的应用,让执法更有“温度”。(丁佳辉 林意然)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