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红城湖路与南海大道交叉口,交警向市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册。记者 孙士杰 摄
为进一步规范市民守法出行、遵章骑行,在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海口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设置70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点,将整治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骑乘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不能在机动车道骑行。”11月19日,记者在位于红城湖路与南海大道交叉口的宣教点看到,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因违反交规被执勤交警拦下,在明确告知其违法行为后,详细介绍“教育免罚”的政策,“可以在观看警示教育视频、抄写交通规则、体验教育执法这三种教育方式中任选其一,以此代替处罚。”
该驾驶人在了解政策后,拿出手机扫码观看警示教育视频。视频通过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直观地展现电动自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该驾驶人表示,今后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这样的宣传方式既温和又有效!”路过此处的市民王小芳告诉记者,比起口头宣传劝导,抄写交规、观看交通安全宣传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有效,能让市民群众直接感受到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
当天下午,记者在位于华庭路与南海大道交叉口的宣教点看到,该点位摆放着宣传展板,展示各类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事故案例,吸引过往市民驻足观看,同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广泛传播交通安全知识,为营造文明、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免罚政策推行以来,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有所减少,每个点位每天可向500人进行宣传,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及文明意识。”海口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上新”宣教结合的交通整治方式,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识,全力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记者 黎越)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