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庆市推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紧盯改革目标任务,聚焦执法规范化,通过念好“细”“多”“实”三字经,有力推动了改革落地见效,构建起权责清晰、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执法体系。
为确保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细”字经方面下功夫,建立了高效协同机制,制定了案件移送、执法协调、执法监督、社会评议等“四项制度”,明确了镇街与部门的职责边界。同时,创新性地实施了“一案双审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并率先提出下沉人员“双重管理,属地为主”的模式,有效推动了县级执法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联动执法。此外,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法律汇编方面,还编制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赋权事项法律法规汇编》,涵盖了60部法律法规,为镇街执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在规范建设方面,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制定了《秀山自治县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从硬件、制度、信息化三大方面明确了规范化建设任务,进一步织牢了行政执法“规范网”。
在念好“多”字经方面,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多次培训、广泛参与和丰富内容,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并建立了执法联合培训机制,运用“1+N+27”的培训法则,实现了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执法部门授课、所有镇街参与的全覆盖式培训。同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还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方式,累计培训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在授课内容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贯彻“谁赋权谁指导、谁委托谁规范”的原则,由各执法领域骨干力量就执法事项进行授课,实现了执法培训指导供给与执法实际需求精准匹配。
在念好“实”字经方面,为确保工作推动更加有力,秀山自治县组建了督查队伍,深入27个乡镇(街道)调研督导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有效解决了镇街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不规范点。在案卷评查方面,秀山还创建了“日周月”工作法,通过每周监测梳理镇街执法具体情况,加强以点带面、以案释法,督促全县镇街针对突出问题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查整改。在队伍建设方面,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有效解决了镇街执法人员流动性强、数量不足等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标准执法队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念好“三字经”,不仅推动了执法改革的落地见效,还进一步促进了改革成果的转化。如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执法体系更加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将继续深化执法改革,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和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刘眉彤)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