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7日从银川市召开的2024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22年4月入选“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银川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和绿色转型成效凸显,“无废城市”建设驶上快车道。
两年多来,银川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9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7%。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率稳定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0%以上,建设命名“无废企业”“无废景区”“无废乡村”等九大类100个“无废细胞”。同时,闽宁镇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西北首个绿电小镇开工建设,苏银产业园、银川经开区入选绿电园区试点,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3.2个百分点,“三新”产业产值增长了45%。
据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银川市将紧盯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处置利用等短板弱项,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群策群力推动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建设合力;坚持典型引路,倡导“无废”理念,加快培育“无废细胞”,做好2024年度“无废细胞”建设和申报,并按时序开展“无废细胞”的评估、验收和建设成效宣传,顺利打造出第二批具有银川特色的“无废细胞”。同时,抓好“无废城市”建设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方式,大力开展“无废”理念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努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的“银川样板”。(记者 鲍淑玲)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