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华庭一期业主文化中心内,小区业主正跟随着音乐练习扇子舞。
5月26日,俯瞰位于龙华区南沙路的“口袋公园”,入目一片绿意盎然。如今,“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愿景对于椰城市民愈发触手可及。
日前,在四季华庭小区,工作人员借助智慧物业联动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查看小区情况。
5月24日,在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话务间,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群众热线。
2023年10月23日,在置地花园小区,施工人员正在对地下车库的漏水点进行维修。
5月26日,俯瞰海口湾一带,海碧天清,满目葱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城市画卷跃然眼前。
在海口市秀英区长德路,“口袋公园”光音园去年底建成投用后,便成为附近居民荣凤德每天必“打卡”的地方。“公园里有花有草环境好,锻炼身体很舒服也很方便。”他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海口市已经建成162个“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愿景触手可及。今年,海口还计划新建10个“口袋公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海口像绣花一样精细化治理城市,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建设,利用智慧管理赋能城市高效运行,开展城市更新,提档升级城市功能品质,城市面貌不断焕新,城市发展更有活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
小区生活幸福满 基层治理焕活力
5月25日上午,四季华庭一期的业主文化中心内传来阵阵歌声。73岁的业主陈彩云随着钢琴的节奏,与众多业主一起纵情歌唱。借阅图书、画画练字、唱歌跳舞、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运动……业主们在小区乐享幸福生活。“快20年的小区了,住着还是幸福感满满。”陈彩云的感慨,正是海口基层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
四季华庭小区党支部书记熊玉琴说,在党建引领下,小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聚合起多方治理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物业智能化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
住宅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海口做好小区治理“小文章”,构筑城市发展“大格局”,像四季华庭这样的小区在海口越来越多。
如今,在置地花园小区内,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社区网格员、议事堂成员、党支部、物业、业主等人员齐聚一堂,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李红燕到该小区“上岗”后,推动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建立了党建联建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让老小区发生了新变化。“我们粉刷了小区设备房,升级改造了篮球场,改造了停车场排水系统,维修了地下车库漏水点。”置地花园小区物业主任罗家国告诉记者,在党建引领的作用下,居民对物业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小区处处洋溢着和谐温馨的氛围。
小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滨海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街道办和辖区居委会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引导小区开展党建联建工作,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小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将以继续推进“先锋物业和美小区”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云上数据“多跑路” 城市管理添智慧
小区里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在城市中,便利化也在升级加码——这背后是城市建立起的“智慧大脑”,城市运行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加。
挪车服务、环境污染、交通违章、消费纠纷……近日,走进海口12345热线中心,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办件来电、接报处置情况。这里集中汇聚了22个应用系统、1个视频会商平台、10个监控平台及3.7万路视频,横向整合98个热线成员单位,纵向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网格员的五级联动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在大屏幕上,点开“水体治理”页面,海口市重点关注的水体河段监控视频就展现在眼前。“通过监控视频,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水体水质和水面状况,以及污水溢流口是否溢流等情况。”12345海口智慧联动平台值班技术人员曾维虹告诉记者,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平台可以远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重点关注,并及时解决问题,让城市管理更智慧。他以即将到来的高考为例:“对于一些设立了考点的学校,我们届时将加强对其及周边道路的视频监控,提前探查交通、积水情况,最大限度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
在海口,房屋租赁证即将到期的房东和租客会收到续证提醒信息,如有续证需求,可直接点击链接办理,填写续期时间及租金、寄件地址,核验人脸信息,即可“秒批”办结出具电子版房屋租赁证,纸质版凭证将免费邮寄给申请人。“不用填写申请表、不用提交材料,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不到5分钟就可以办好。”近日,市民王女士在手机上成功续约。“线上办、即刻批、智能批”,这样的办事效率让她直呼惊喜。
随着电子政务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正在成为现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口市以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为抓手,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政务服务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一网通办”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7%。
“秒批快办”“智能审批”“免证办”,成为政务服务里的寻常景象,“AI垃圾分类督导员”24小时在线督导分类,水体水质和易涝积水点情况受到实时监控……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宜居。如今,随着城市管理不断智能化,社会治理走向精准化,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在城市普及,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区宜居增绿化 城市更新步伐稳
近年来,海口不断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增强城市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功能品质,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载体。
眼下,海口琼山区博雅片区(一期)城市更新项目上,6栋住宅楼均已经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室内二次结构砌筑、装饰装修等工序穿插施工忙,一个集高端居住、滨海景观、安全舒适为一体的大型品质社区加快成型。然而以前,这里却是“老、破、旧”的城中村形象。在项目建设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海口)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印象中,该地原多是低矮的民房、简易的大排档棚和成片的荒地,犹如城市的一道伤疤,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城市更新工作已全面铺开,全市11个已开工建设的城市功能更新项目正在奋力推进,宜居之城美好画卷不断铺开。
公园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海口市通过修缮配套设施、增设绿化景观等,不断提升公园品质。记者从市园林环卫局获悉,去年全市已经完成建设20个“口袋公园”。今年,5个公园老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改造项目被列入海口2024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公园复合化利用,提升公园功能,更好满足市民游客的健身、运动、娱乐需求。
背街小巷改造直接关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品质。海口持续加快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品质。近日,改造后的攀丹社区尾丹十六巷已换新颜:围墙修葺一新,墙上增添了趣味墙贴,电线杆上绘上了景观图,绿篱、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设施随处可见。
城市更新是城市生命周期的重要发展阶段,海口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手记
下足“绣花”功夫 精细治理城市
城市精细化治理要将管理精细精致的触角伸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出事无巨细、无所不包的特点。从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到“六水共治”、生态修复,再到提升政务办理效率、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便捷生活圈等,都需要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精细化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依靠科技信息化技术手段,借助智能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城市管理锦上添花。
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精细化治理更有温度、更可持续,不断擦亮城市幸福底色,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记者 高潮 龙易强/文 杨鹤/图)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