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共商小区事务、共建幸福家园、共享治理成果

2023-10-16 16:38:45 来源:成都日报
分享:
-标准+

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中心向东南方向驶去,便来到鸣凤社区的川电南小区。这里环境整洁、配套完善,居民们在小区打造的公共空间聊天、活动,整个小区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小区以前可不是这样。”带着孙儿到楼下晒太阳的居民刘大姐说,过去,很多居民都对社区的环境不满意,邻里之间也有不少矛盾。“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我们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一个曾经面临诸多治理难题的老社区,为何能蝶变为居民获得感提升的幸福小区?在鸣凤社区党委书记曹怀国看来,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社区引入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推动小区参与式协商治理,唤醒了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居民积极参与 老旧小区焕发新机

川电南小区原为四川电器厂职工家属区,过去,因小区配套设施少、小区环境差、房产证办理难等原因,居民满意度不高,投诉时有发生。

“其间我们也尝试了许多办法,最后发现,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问题的解决中,不仅能让居民更加理解社区的工作,同时,大家齐心协力也能更快推动问题的解决。”曹怀国说。

于是,川电南小区以房产证办理这一居民普遍关注的公共议题为突破口,采取社区党组织引领、自治组织牵头、居民群众协商的方式,组织召开党员专题座谈会、协调会共同寻求解决途径,并动员党员组建房产证办理跟进团队,及时向居民反馈办理进度,并承担“收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重要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小区已有270余户居民成功办理房产证。与此同时,川电南小区还通过参与式协商,先后解决了小区后门改造、小区绿化维护、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垃圾分类房建设、小区单元门禁更换等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30余件。

曹怀国说,不仅川电南小区,鸣凤社区辖区内的13个小区已充分实现居民自治。新增灭火器1100个,安装非机动车充电端口450个,新建非机动车车棚15个,补栽花卉50000余株,增补绿植1000余棵,打造公共休闲场景3处……这组数据,就是居民自治带给社区变化的直观写照。

“可以说,通过参与式协商治理,我们社区的居民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我们的社区也变得越来越好了。”他说。

出台专业手册 赋能参与式协商治理

“业主大会是什么?业主大会和业主大会会议差别是什么?业委会是由几个人组成……”这些小区治理中常见的“高频问题”,如今在郫都区有了高质量的参考书。

9月15日,《成都市郫都区小区治理百问百答》——小区治理实务手册正式对外发布。手册细致罗列了小区治理常遇到的100个问题,并提供参考答案。

据悉,该手册共计53页近3万字,分为依法依规,业主组织,业主、业主组织和物业公司的纠纷,小区自治规范的违反与维护,老旧小区(院落)召集并召开协商大会,社区遇到的小区治理问题等7个篇章100条,全文自问自答,语言通俗易懂、文字理解“岔口”少、实操性强。

拿到《百问百答》,郫筒街道双柏社区党委书记熊珊第一时间把电子版转发给社区的同事,“手册中提到的问题,我们经常都会遇到。这本实操手册非常实用,我们将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讨论,促进业务能力提升,争取人人都成为行家里手。”

“我们出台《百问百答》,希望帮助社区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更好地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共同将社区建设好、治理好。”郫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手册中“问”的部分保留了一些口语化表述,但“答”的部分却尽量以简单而准确的语言回答。“对本手册未触及的更多实践问题,我们也将在小区治理探索过程中继续收集并做出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推动参与式协商治理,郫都区还推出《郫都区小区参与式协商治理实操手册》,从小区参与式协商治理操作流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议主持人等工作细节入手,将相关工作的操作技巧教给社区工作人员。

“制作这一手册,我们希望通过易操作、可复制的流程,结合小区参与式治理的必要技术和技能,为全区10个街道(镇)、147 个社区(村)、2800 余个小区(院落)在小区治理过程中提供参与式协商议事的路径和工具。”郫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在两份学习材料的帮助下,能够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参与式协商治理中,带动社区不断发展。

多元力量参与 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郫都区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小区参与式协商治理呢?

郫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城镇化进程,大量“新郫都人”在郫都就业、买房、落户,催生了数个超大体量的商品房物管小区;另一方面,“老郫县人”从城市散居、乡村院落散居搬到了小区(院落)居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基础设施设备老化问题。

他介绍说,小区的共用部分和公共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由所有权人共有,居民年龄、文化层次、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各种矛盾纠纷产生。特别是业主与物业公司间、业主与业委会间的纠纷,已经成为社区两委干部推进小区治理的难题之一。

“我们大力推动小区参与式协商治理,就是为了扭转小区存在的‘等靠要’消极治理局面,以构建小区治理生态、实现小区良好治理为目标,以小区为协商落地范围,在协商主体清晰、协商召集人明确的前提下,运用各类参与式方法开展协商议事,从而实现小区的自治共享。”

为此,郫都区印发《郫都区居民小区党建引领参与式协商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基层党组织动员能力更强、小区邻里自治更加有效、居民参与热情和水平更高、三事分流机制更加顺畅、小区突出矛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成“良序善治、安全便捷、互助友善”的幸福美好家园小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郫都区将参与式协商治理列入各级党组织重要议程,搭建社区-小区一楼栋(单元)议事协商平台,规范议事协商程序,建立健全协商议事工作制度,强化党组织在协商平台搭建、资源力量整合、集体行动参与、协商成效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积极推进技术赋能,构建协商治理体系,郫都区开展协商议事能力提升行动、协商议事空间营造行动和协商议事常态实践行动。

开展协商议事能力提升行动。郫都区建立区级参与式协商治理支持中心,组建了区级小区治理支持中心,以参与式协商治理为抓手,常态化提供咨询诊断、培育赋能、行动研究、实务指导和工具研发等支持。此外,鼓励各街道(镇)建立小区治理指导服务中心,针对性开展社区(村)、小区(院落)自组织成员、服务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开展协商议事空间营造行动。郫都区健全街道(镇)-社区(村)-小区(院落)-楼栋(单元)四级协商议事空间阵地,制定协商议事规则、议事流程、议事信息公示、议事台账等。鼓励建立以小区(院落)、微网格单元或个人名字(特长)命名的特色协商议事工作室,形成富有特色的协商议事工作方法。

开展协商议事常态实践行动。郫都区通过陪伴指导+实践支持的方式,指导街道(镇)、社区(村)规范化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开发协商议事可视化工具包或课程体系,以专业协商议事技术赋能小区治理。街道(镇)、社区(村)常态化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定期收集居民诉求,通过分类整理确定小区公共议题,充分发挥社区保障资金、社区基金的撬动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渠道,结合居民诉求和协商议事情况实施小区治理服务项目,促进居民持续参与集体行动。

“我们希望通过广泛动员多元力量参与居民小区治理,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大家共商小区事务、共建幸福家园、共享治理成果。”郫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