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春色满目新,满城文明处处景。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东湖区在助力南昌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道路上,步步推进、步步矫健,数年的不懈努力,“文明因子”已深深融入这个城市的血脉。如今,文明花开香满城的景象已然成为东湖区一道靓丽风景。
投入近600万元整治专业市场
位于东湖区二七北路的千花伴花鸟市场,是一个承载着许多南昌人童年记忆的地方。从2002年开业至今,该市场逐渐成为周边居民购物、休闲的一处重要场所,拥有花鸟、宠物、水族、珠宝玉器等各类经营商户。因体量庞大且缺乏有效管理维护,千花伴花鸟市场曾出现市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脏乱、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问题,备受市民群众诟病。
为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东湖区开展了“一对一面谈”“业主代表座谈”、上门走访等活动,并通过设置意见箱、电子邮箱投稿、电话投稿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所需和商户诉求。东湖区归纳整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完善消防设施、供水供电设施、排水排污设施等方面着手,对千花伴花鸟市场实施了综合改造提升行动。据了解,综合改造提升行动共拆除违法建筑约1.6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300余起,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实现了“还路于民”,极大改善了市场营商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惠民利民“3+7”专项行动,东湖区投入了近600万元实施南昌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千花伴花鸟市场等6个专业市场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常态化开展违法建设、垃圾广告、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去年以来,东湖区拆除违法建设193处、面积6646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8条、空中管线4.6万余米,处理“数字城管”问题17.17万余件,市容环境焕然一新。
斥资4亿元改造55个老旧小区
“小区内不但铺设了管网、硬化了道路、建起了充电车棚,还利用闲置空间建成了小公园,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也投入使用,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顺心了。”家住大院街道公园社区平安小区的王宇谈及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高度关注、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去年,东湖区投入4亿元实施了5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中投入9400余万元完成42个老旧小区排水主管整治,疏浚155条道路排水管网。为切实把好事办好,东湖区有关部门建立起广泛参与、协调联动的“共商共建共管”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规范化、制度化。东湖区住建部门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督导,科学安排施工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属地职能优势,建立现场负责人制度,强化与住户间的联系沟通,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为解决“停车难”,让市民出门停车不再“堵心”,东湖区按照一路一方案、一区一规划的要求,应划尽划停车位。2022年,东湖区共完成建设4392个泊位,其中新建三经路277号等社区停车场18个,新增泊位904个。此外,东湖区还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和城市剩余空间建设立体停车库,提高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和使用效率。
“原先这个路段车位很少,现在很多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在内部新增了不少车位,半小时内还免费,临时停车更方便了。”家住三经路的刘兴东告诉记者。
“东湖文明日”点亮文明之光
清理楼道堆积物,清扫社区路面、绿化带、井盖夹缝等处的垃圾……豫章街道滨江社区每周六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卫生大扫除。
通过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开展“党建+环境卫生大扫除”,是东湖区一直以来坚持开展的“东湖文明日”活动之一。2019年7月,东湖区印发《关于设立“东湖文明日”的决定》和《东湖区开展“东湖文明日”活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区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东湖文明日”活动。为擦亮“东湖文明日”活动品牌,延伸拓展“东湖文明日”的范围,东湖区将每周六定为“东湖文明日”,在全区上下营造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活动已覆盖全区1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驻区单位200余个,参与志愿者超过26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东湖文明日”活动还是东湖区探索“三问一说”群众工作法的重要渠道。通过“东湖文明日”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后,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2021年起每年为全区110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入10万元用于暖心实事工程,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首批投入财政资金1110万元,共向群众征集项目3322个,经村(社区)群众代表会议投票表决并公示确定项目471个,已完成463个。
文明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在永不停歇的文明创建道路上,东湖区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高效推进城市运转、管控和服务,在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交通场站、背街小巷、社区庭院、窨井盖、围墙围挡、裸土绿化等专项整治的同时,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两整治一提升”行动,推动12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记者 刘冕)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