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建议将部分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

2023-02-22 14:36:56 来源:北京日报 -标准+

周末公交车道利用率低,其他社会车道较为拥堵。 记者 邓伟 摄

京藏高速公交道早高峰利用率23%

北京公交专用道自1997年启用以来,在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前,公交专用道在提升公交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车道利用率低的问题。这份建议公布了部分研究数据——一方面,公交专用道在部分时间段存在闲置,如京藏高速公交专用道,早高峰7时至8时,利用率仅23%左右,而与其邻近的社会车道高峰严重拥堵,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社会车辆违规走公交专用道导致效率下降,以京通快速路(远通桥段东向西)为例,早高峰7时30分至8时30分,每10分钟通过车辆数约400辆,其中约70辆小汽车违规使用公交专用道,违规率17.5%。

“我国大城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保障公交车辆的行驶路权,规定公交专用道在启用的时间内只准公共汽车、电车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道行驶。这一措施是受实施条件限制,采取的较为粗放的路权管控方式,缺少灵活、精细化的路权管控手段,闲置的道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研究人员指出。

当前具备路权精细化管控的条件

近年来,国内外如纽约、上海、沈阳等城市,选取个别利用率不高的公交专用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多乘员车道”的复合型集约车道,尝试提升公交专用道利用效率。研究人员认为,随着移动通信、精准定位、车联网等技术发展,对路权的精细化管控已具备条件,能够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对公交专用道实施灵活管控,动态调整车辆行驶的时间和路段,引导出行时空合理分布,提升有限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

具体来讲,可采用预约的方式,在保障公交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允许部分高载客率和新能源车辆使用专用道,充分利用公交专用道的闲置能力。

依托交通大数据和车联网技术,可实时掌握公交车辆运行情况,精准预测公交车道的流量和利用率,并有效监控车辆行驶状况。通过预约的手段,在不影响公交车正常行驶的前提下,对公交车专用道富余能力实施灵活、精细化的配置,可以减少资源闲置,提升车道利用率。“北京地铁预约出行的实践表明,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大众出行的精准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排队时间,证明了面向公众的预约出行是可行的。”研究人员指出。

建议选取富余能力较大路段试点

针对公交专用道运行情况,研究人员建议,优先选取公交专用道有较大富余能力的道路开展试点。考虑到主干路的公交专用道情况复杂,存在信号交叉口延误时间长、专用道连续性不足等问题,暂不适宜开展试点。建议先期选取快速路放射线(如京藏高速、京港澳高速),将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道路。

此外,建议配套出台临时管理措施,在不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优先允许班车、大巴车等使用公交专用道,允许部分高乘载率车辆、新能源车辆通过预约的方式使用公交优先道,进一步优化公交优先道的路权分配,制定实施细则和违规处罚措施。

这份建议还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系统计算专用道的开放配额,在保障公交运行顺畅,不降低公交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按照公交的发车时刻表和公交运行状况,计算专用道富余通行能力,通过仿真评估,确定各时段可开放给其他车辆的最佳名额,编制配额方案;在车辆预约流程上,符合条件的车辆,通过移动终端提前注册登记车辆信息,提交预约申请(包括预约的路段、时段、同乘人数)。系统依据配额方案,按规则为预约车辆分配路权。系统依据用户行程信息,配合摄像头监控,核验预约车辆是否符合时间段、路段、乘载率要求。核验结果上传交管部门,为预约用户设置白名单,免除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处罚。对于未预约以及没有按预约规则行驶的车辆,按违规处理。(记者 孙宏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