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凯里市东湖湿地公园内依旧绿荫环绕。“公园离家近,是休闲锻炼的首选地,改造后变得更漂亮了,每天都要来转几圈。”10月23日,家住大十字街道南山社区的李大爷和老伴悠然漫步,心情格外舒畅。
令人赏心悦目的不止东湖湿地公园,远眺凯里市城郊,香炉山、小高山、白午公园等各展风姿;近看城区,苹果山公园、游方谷公园、苗侗风情园等释放魅力,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宜居宜业的城市美好画卷尽收眼底,处处彰显活力、蕴藏动力,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在凯里市触手可及。
移步皆为景,举目满眼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凯里市积极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新思路,高质量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和“增花添彩”工程。目前,凯里市建成13个小微公园、8个湿地公园,建成城市绿道107.86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11%、绿化覆盖率达41.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4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生态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贵州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城区处处有公园,生活处处皆是景。在黔东南,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凯里市。10年来,黔东南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奋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城市绿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城市增色少。”佛山游客卢菲在黎平旅游时,满目皆绿的南泉公园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自2015年以来,黔东南州大力实施城区裸露山体绿化工程,构建城市立体绿化空间,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及山体滑坡,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凯里市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全市80多万平方米裸露山体的生态复绿。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黔东南州各县(市)规划建设各类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小微公园、城市绿道等,共新增公园绿地11.33公顷、改造公园绿地21.92公顷、新增城市绿道47.69公里、新增城市绿廊44.52公顷、新增林荫路完成9.7公里。
同时,一手抓园林绿化建设,一手抓园林后期管护,黔东南州不断强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队伍建设,实施全覆盖、精细化、高效能绿化管护,实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逐步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新形态。
在此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或城镇为抓手,统筹推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建设,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凯里市和黄平县旧州镇先后成功创建“贵州省园林城市”和“贵州省园林城镇”,为全州其他各县开展“创园”工作率先做出典范。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共建成免费开放的各类城市公园86个、口袋公园和小微公园130余个,全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2%,建成区绿地率36.23%,较2012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分别提高7.31平方米、17.97个百分点、23.59个百分点。(记者 石含开)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