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文章”匠心著 城乡焕新颜

2022-10-18 16:09:29 来源:合肥日报 -标准+

时间是最大的变量。如果以十年作为记录的锚点,一座县城究竟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又会演绎什么样的变迁?

十年间,庐江累计实施大建设项目815个,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4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8%提升至54.72%,“花园小城”展露新颜。

今天的庐江,城乡空间不断拓展,城乡布局逐渐优化,城乡功能日趋完善,城乡宜居宜业水平逐年攀升。

半城山水半城居

早在2008年,为打破县城发展的空间局限,庐江便开启了“城区东扩,产业西移”发展战略,在老城区以东规划10.73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拉开了县城的发展框架。

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如今的城东新区建设基本完成,庐江中学、庐江县人民医院城东分院、庐江大剧院、城东公园、庐江名人馆、庐江体育馆、庐江广电中心等一系列公共配套齐备。

你看——狭长的东顾山公园绿色苍翠,四季皆景,为新区戴上一条翡翠项链。水体面积近89000平方米的城东水体公园,成为庐江最闪耀的明眸。“半城山水半城居”的新区已然成为庐江新的“城市会客厅”。

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老县城的“更新”同步被提上日程。

众所周知,庐江老县城水系发达,不仅有移水水库,还有著名的“四河”——县河、中塘河、东门河、苏家河。

庐江县城历史悠久,曾经的县城古城垣与城门均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但绕城而过的“护城河”依然流经老城区。

那就从“水”破题!

曾经的庐江县河,水清岸绿,“绣溪春涨”更是庐江古八景之一。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县河的水体变黑,环境逐步恶化。

为彻底改变水环境,重现“碧水绕城”的景观,庐江县加大力度实施水生态环境修复,2014年全面完成原庐城镇地下管网改造,2016年所有河流水质达到Ⅴ类标准。此外,通过在苏家河和东大河上游分别建立储蓄水库,高标准地建设庐城内部循环、外部连通的城市水系,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实施活水增绿工程,庐江形成了公园河道一体的休闲圈,打造亲水和谐县城。

南部新城正振翅

推进城乡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十年来,庐江县持续推进城镇、交通、园林、乡村等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城镇建设提质升级。累计实施大建设项目815个,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8%提升至54.72%,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蝉联四届省文明县城。

城区绿地总量和质量快速提升,先后建成城东水体公园、大外环绿廊、四河景观带等9处大体量、高水平绿地和顾源、观星园等24处高品质小游园,城区园林绿化面积十年间增加了48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美丽乡村“百花齐放”。坚持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累计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140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26个,完成“五清一改”村庄3060个、“美丽宜居”村庄943个,进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拟激励县名单,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庐江县还高起点规划合肥南部新城建设,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安置房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雅美娜、新思路、合庐G60科创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合庐产业新城正成为合肥滨湖科学城和合肥南部增长翼的重要载体、国家级农高区的展示窗口、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铺就畅通幸福路

道路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融入大合肥”。2011年区划调整后,庐江县划归合肥市,十年来,庐江一路向北。

如今的庐江,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已成为合肥市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南部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庐江正努力打造安徽省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和“5135”综合交通圈(即0.5小时到达合肥主城区,1小时到达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3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5小时到达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为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速方面,庐江建成了合安高速四改八项目,增设了庐江南高速出入口;开工建设无岳高速、合安高速柯坦道口项目,同期建设无岳高速庐江北道口(合铜路)、庐江东道口(巢庐路),建设高速冶父山服务区。

国省干线方面,庐江建成了合铜路改造、二军路汤池至庐城段、环巢湖旅游大道庐江段、S316巢庐路、小砂路S231、S451二军路泉水至皇姑、S231庐白路;加速建设汤池大道、徽州大道、二军路城西大道至万山道口、S351盛同路等国省干线公路等。

农村公路方面,庐江建成了庐柯路、张葛路、庐枞路、裴石路、金石路、金长路、泥砖路、桠罗路、牛金路、郭庙路、万柯路、汤柯路、青山湖公路、夹山至冶父山公路等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其中青山湖公路在202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庐江一直致力于增加路网密度,畅通城内交通网,对接城市快速路,兴建高速铁路,让庐江人出行更加便利。这也大大提升了庐江人的幸福感,吸引了外来资本进入,助力了庐江经济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新庐江作出了卓越贡献。

“花园小城”幸福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据住建部门数据,“十四五”期间,庐江县计划建设环碧公园片区改造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环碧公园片区、周瑜墓片区、县河东大河片区、塔山公园片区、汽园大厦片区、老酒厂色织厂木材公司片区、五大仓库片区、风活路片区)。

目前,环碧公园片区方案或将于今年11月开工建设;周瑜墓片区、县河口片区方案招标计划已发布,9月份启动规划设计招标,计划2023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塔山公园片区、汽园大厦片区及木材公司、老酒厂、色织厂三个片区正在谋划方案,近期发布招标计划,计划2024年建设;五大仓库片区、风活路片区近期启动规划设计等前期谋划工作,计划2025年建设。

今年,庐江县着力推进“花园小城”项目实施。据介绍,该项目规划范围为庐江县域范围,总面积约2343.7平方公里,包括庐江城区和17个建制镇,以生态环境、景观和公共空间、公共服务、文化遗产、绿色经济、社会治理等6个方面提出庐江花园小城建设思路,通过系统科学的规划指引花园小城建设,将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在“花园小城”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十年,弹指一挥间。

庐江十年之变,变化是有形的,那是城市发展空间扩容的“大”之变;变化也是无形的,那是乡村振兴百姓受益的“富”之变;变化是华丽的,那是生态蝶变山清水秀的“美”之变;变化也是铿锵的,那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强”之变……

庐江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方璞 张晶晶)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