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钟楼数字经济云奔潮涌

2022-09-27 15:57:45 来源:常州日报 -标准+

5G实时连线显示智能车间产品参数,趋势预测仅需1秒;“超级虚拟工厂”对产品生产进行产能拆解,为中小企业派发张张订单;开启“云胶片”时代,预计每年可节省胶片费用超20亿元……在钟楼区,这样的数字应用场景扑面而来,一场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正重塑着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

“挖掘数字经济潜力,为中心城区赋能,是钟楼区一直思考的重要命题。”钟楼区委书记沈东表示,钟楼区紧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条线,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试验田、行业云生态新标杆,数字产业链雏形初显。

云飞风起

“算力中心”应运而生

当前,以各类“算力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钟楼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基石,进一步提升算力水平,为钟楼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015年,华东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设施一流的云计算基地之一——华东云计算基地落户钟楼区,迄今已拥有两个省级重点数据机房,能提供约20至30万台云主机服务器处理能力,可满足钟楼及周边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云业务需求。

2018年,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国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相继落地钟楼。2020年,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常州大数据产业园开园,从1000平方米众创空间建设起步,到创成22万平方米大数据产业发展载体。目前,已集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京东、阿里巴巴等100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并入选江苏第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今年,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挂牌。

在基础算力支撑下,钟楼区结合不同行业场景,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了“常州工业云”“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常州政务云”三朵“行业专有云”,释放数字化转型对产业升级的放大和倍增作用。

“常州工业云”由钟楼区政府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微亿智造”联合打造。已集聚近600余个人工智能模型,涵盖超300个适应不同场景的功能模块。以常州工业大数据云平台为技术底座,智云天工打造的“超级虚拟工厂”是钟楼区探索产业数字化的又一次尝试,推动供应链重构,打通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前端连接京东等大厂的海量消费者数据,后端通过数字技术连接工厂剩余产能,中台通过“AI+大数据”分析能力,将产品核心工艺拆解后精准地派发给相应工厂,以订单为驱动力,用轻量级人工智能的方式帮助传统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打造优质产能,最终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目前“超级虚拟工厂”已经接入来自18个行业的800余家企业,连接设备超过6万余台,成功消化价值超15亿元的“剩余产能”。

“江苏省卫生健康云”是由东部中心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国内率先定制研发出的区域性行业专属云。未来,可面向江苏省十三个地市统一进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授权、管理、运营、运维,支撑全省健康医疗数据资源联动和实时应用开发,开发基层数字化服务、医疗物联网服务、药械流通服务等应用场景。截至目前,“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已承接江苏省卫健委300亿条临床数据、常州市卫生健康数据管理中心35.6亿条数据,完成全省全部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接入工作实现云联通共享,并与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签署协议,持续汇聚全省新增临床与管理数据。

“常州政务云”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成果,通过中国电信天翼云提供的云服务革新电子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相关部门和系统之间数据有效共享。

云集响应

“算力+”雨后春笋

制造业是立区之本。钟楼区拥有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工业场景,中小企业4000余家,有信息化投入的约20%,正处在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时刻,日益优化的高性能计算使得数据价值被充分挖掘并使用,“算力+”商业模式正加速推动大规模制造升级为大规模定制,一批批“算力产业”相继落地。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很多领域个性化需求满足的背后,正是以数据为驱动的智慧服务的不断升级。9月13日,省工信厅公布了2022年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拟入围名单,钟楼区企业江苏立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选。近年来,立卓信息运用“算力+”,深耕实体领域,致力于提供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全要素、全价值、全生命周期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的服务涉及能源化工、精细化学品、产业电商装备制造、数字农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目前,立卓信息旗下的自营产业电商平台已为13万家注册企业提供服务;累计为行业超两千家优质供应商、采购商提供数字供应链服务;创新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立卓云,首创引入物联网+0代码云平台,已获得江苏省6个城市智改数转服务商资质。

如何推动“算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节能降碳技术运用?荟誉智能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致力于依托数字能源科技,实现及提升能耗监测、能耗分析、用能优化及数字运用等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数字化管理。目前,荟誉在广汽丰田生产线、蔚来汽车合肥新工厂、上海G60科创中心等地上线了数字化能源和能耗管理系统与平台,更好地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能耗管理水平。

如何对数据分析加工,让数据实现动态流转,产生更多的价值场景?今年刚入驻钟楼的马达智数作了最好的回答。该公司的“算力产业”成功走向国外,服务于超过200家全球人工智能客户,覆盖了近30个典型人工智能应用行业与场景。马达智数拥有的全球化数据网络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构建了服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数据运营中心,助力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走向海外,助力中国智造产品服务全球化。

目前,钟楼“算力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具有竞争力的“算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算力平台”、新型数据中心以及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产业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增幅达31%。

云程万里

“算力服务”动能提升

凤凰涅槃共振数字生态。龙头引领、高效云端、海量数据,这背后是钟楼区数字经济“争第一,抢唯一”的劲头。

钟楼在数字经济先导区力拓优势,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和承载环境。深化“零地增长”实践,充分挖掘空间潜力。采用基于“云”“数”的数字招商新模式,钟楼区瞄准头部企业精准出击。总投资100亿元的京东智能产业园、总规模超3000人的阿里巴巴内容中心项目相继落地。

钟楼不断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1248个,5G无缝覆盖精品网络已初步完成;5月正式启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行动,目前完成全区148家企业诊断工作,出具诊断报告35份。

硬件基础设施在增强,软件基础设施也在跟上。对制造业而言,数字转型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钟楼区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把控成本。面对“企业不想转、不会转、不能转的痛点”,钟楼区有序引导工业企业利用“云分析”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区星级上云企业已达60家;遴选一批“智改数转”标杆示范,组织实地参观交流,加速转变企业意识。同时,搭建全区“智改数转”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交流和研讨平台,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稳步开展、取得实效。

同时,钟楼深化模式创新,搭建政企协作的广阔舞台。坚持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首创“运管分离”新模式,明确数据资源归政府所有,数据服务由专业运营机构提供,基于区块链和可信计算打造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保障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与双赢。

此外,在数字化政府治理方面,钟楼区围绕“一体化”“专业化”“联动化”三大方向,建立“智慧钟楼数据港”一体化联动指挥平台。其中,整合综治、城管、民政等多条线资源,搭建全区“智慧红港”,累计录入26万余户居民信息、1.7万余家企业信息,并整合为基于GIS地图的可视化分布的“人口库”“企业库”,助力实现网格事务信息化处理。工作中,区镇街和职能部门明确事权界限,形成“分析研判、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

10年来,钟楼产业从低成本、低门槛的产业1.0版本,到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2.0版本,再到以数字经济为导向的3.0版本,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2021年,钟楼数字经济产值达到了165亿元,力争“十四五”末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热潮涌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钟楼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动能。(记者 刘毅)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