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窨井盖下方的智能报警系统(本报记者 张武杰 摄)
“以前道路上的井盖都是水泥井盖,时间长了会出现破损、下沉等情况,现在换的这种井盖不仅安全耐用、美观大方,还有报警功能,老百姓出行放心多了。”9月19日,汤阴县城居民韩国庆高兴地说。近日,在汤阴城区主干道,群众惊喜地发现,以往坑洼不平、破损不堪、形似补丁、充满隐患的水泥窨井盖被新型铸铁窨井盖取代。新型窨井盖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备防盗、防噪声、防沉降、防坠落、防位移等功能。
每逢汛期来临,一旦发生城市内涝,道路上的窨井盖很容易给行人和车辆带来安全隐患。今年年初以来,汤阴县在抓好问题井盖治理提升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智慧井盖应用试点,不断提升窨井盖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实时智能化监测,确保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县城市管理局结合该县实际,牢固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开展了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将县城存在安全隐患的老式窨井盖更换为符合国标的新型球墨铸铁防沉降窨井盖,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为城市生活注入了“智慧”。
汤阴县城市管理局局长王波介绍,窨井盖提升改造三年专项整治工作是省、市、县党委和政府强力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汤阴县继2021年完成了向阳路等一期改造工程后,2022年进入窨井盖提升改造攻坚阶段。今年年初以来,县城管局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常态化督导,施工单位跟进资金落实,倾力配合,紧锣密鼓施工,不断推进窨井盖提升改造进度。截至8月底,已改造完成1167个,确保全年2000个窨井盖改造任务如期完成。
在汤阴县城区8处易涝路段,工人正在给窨井盖安装智能感应系统。记者在现场看到,窨井盖下面附有智能模块,它的终端连接在县城管局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平台上。一旦洪水漫路、大水浸泡,窨井盖出现打开、位移等异常情况会及时报警,数字城管就会在第一时间将危情派发有关部门迅速前往处置,确保老百姓在洪涝灾害极端天气下的出行安全。
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张卫华介绍,为实现实时智能化监测,该局今年计划安装1000套窨井盖智能感应系统,目前,已试点安装20套。该局对数字化系统坐席员进行了窨井盖智能传感器平台使用培训,确保窨井盖智能感应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记者 张武杰)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