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路长向学校送去“禁售区巡查记录本”
师生反映,学校周边流动摊贩扎堆,影响出行;居民投诉,楼下餐馆油烟“呛”人;老旧小区一遇下雨,出门得穿套鞋;出个门,被坑洼路面绊倒了;家中进了老鼠,四处乱窜。
8月30日,记者了解到,在汉阳区,这样的大事小事,居民们习惯找身边的“城管路长”来帮忙。因件件都有回音,多数得到及时解决,有事找“城管路长”早已成为了习惯。
去年9月以来,汉阳区全面推行“路长+店长(楼长)+N(共治力量)”,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形成“互联互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格局,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98所学校周边设禁售区
“这个记录本交给您,请做好记录。”8月24日,临近秋季开学,汉阳区琴断口街城管路长刘小建,将一本印制的《校园禁售区巡查记录本》,交给七里中学校长黄芳,“我们会加大巡查力度,维持好校园周边秩序,请监督我们的工作。”
黄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自从设立禁售区,效果非常好,校园200米范围内,再也没有流动摊贩出现了。”
一段时期以来,流动摊贩在校园周边扎堆,促销的高音喇叭影响教学不说,还存在油烟污染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困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汉阳城管以“路长制”为抓手,决定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设立“禁售区”,路长巡查发现违规小贩,及时劝止,对拒不改正的,依法进行处罚。一个学期下来,问题迎刃而解。
为巩固禁售区的效果,按照“路长制”机制——路长+店长(楼长)+N(共治力量),今年秋季开学前,汉阳城管印制《校园禁售区巡查记录本》,陆续向辖区198所学校发送,以此发动校方人员等共治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织密巡查次数的同时,对城管队员每日是否巡查摊贩的行为进行监督,为师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与秩序。
老旧小区居民告别渍水
汉阳区洲头街两湖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由于地势低,加之管网不全,一遇下雨,渍水严重,居民得穿套鞋出门,沿线的居民与商户叫苦不迭,“特别是夏天,臭气熏天,蚊虫到处飞,20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路长吹哨,部门报到。”城管路长占见英从居民口中得知情况后,趁着一次下雨,实地查看属实后,她与街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一道,找到汉阳区水务部门“吹哨”。水务部门当即赶到小区现场查看,发现小区因为无排水等设施而渍水。
很快,在小区修建一个污水井和3个排水井的设计出笼,并在天晴后开工建设,两湖小区及沿线的上千居民渍水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今年2月份,居民向城管路长反映,洲头街红建社区红建村25号门前堆放大量杂物,完全占据了人行道,卫生状况堪忧,气味难闻。城管路长与社区工作人员三次上门看望慰问,终于打动了老人,同意将杂物处理掉。
路长发动社会共治力量参与,清运杂物6车,并将损坏的人行道步砖重新进行铺设,居民连声称赞“为民办实事,点一个大大的赞。”
群众的小事也是大事
8月上旬,汉阳区琴断口街十里玫瑰一期街面有一家三友烧烤店,虽然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但楼上居民反映,烟味呛人。
城管路长刘小建带着检测机构上门测量,油烟排放是达标的。一边是居民的诉求,一边是餐饮店的正常经营,两方利益都应得到保护。有什么办法让两方都满意?
通过与烧烤店主商量,刘小建建议店家更换带有油烟净化装置的烤炉,实现油烟二层净化,加长排气管道,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店家听取了建议,及时进行了更换,从此居民与店家相安无事。
“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来办,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刘小建说。
7月15日,汉阳区洲头二村居民王婆婆向城管路长占见英反映,家中的老鼠最近多了起来。占见英现场察看后,与社区取得了联系。3天后,一个投饵器安装在王婆婆的家门口墙角,老人开心地说:“老鼠不敢来了。”(记者 卢成汉)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