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未来实验学校打造的“雨水花园”。
去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开始向纵深推进。8月22日,记者走访高新区部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点看到,这些地方通过系统化改造,将现状绿地、透水铺装、水系等进行有机结合,构建起了一套集雨水收集、传输、下渗、调蓄等功能为一体的海绵雨水系统,提高了城市韧性,更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据了解,目前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居全市第一位。
小区里正进行海绵城市改造
8月22日,记者来到高新区高新花园小区。在小区中央有一个大花园,花园内正在进行海绵城市改造。花园内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改建了卵石沟,并打造了一个个小型的“雨水花园”,建设了生物滞留带,花园内的很多道路都用透水砖重新进行了铺装。花园内还有一个大池塘,置身其中,感觉空气格外清新,心情分外舒畅。除了这个花园,小区部分道路旁的绿化带也进行了海绵城市改造,对雨水的收集、调蓄、传输作用显著。
记者从高新区住建局(城建办)了解到,该小区将现状绿地、透水铺装、水系等有机结合,构建集雨水收集、传输、下港、调蓄等功能为一体的海绵型小区雨水系统,把雨水资源留住的同时增渗回补地下水,效果较为显著,对未来建筑和小区类型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当天,记者还来到潍坊未来实验学校,这里在建设过程中同样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卵石沟、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海绵城市系统,该校显著降低了校园的雨水外排量。同时,有效削减径流污染物排放量,为缓解学校内涝、改善雨水水质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通过建设功能性与景观性结合的绿色海绵设施,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绿化带还自带“隐形小型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雨水环境。
海绵城市项目有序推进
据了解,自去年全市海绵城市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先行先试,高标准、高质量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积极稳妥迅速推进海绵城市项目施工,目前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居全市第一。
去年以来,高新区共建设海绵城市项目59个,由高新区住建局(城建办)、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高新区城市管理中心共同推进。其中,2021年30个、2022年29个,总投资约3.8亿元,建设总面积约584万平方米。去年的15个项目已经完工,12个项目正在施工,3个新建小区项目尚未开工,正有序推进。今年的10个项目已经开始施工,其余项目正在推进中。
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工程,为了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高新区专门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制定《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全流程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并优化完善了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细则,确保技术核查、巡查调度、效果评估机制落到实处。
此外,坚持流程再造,建立了“管委会分管领导—项目组长—施工现场”的扁平化施工管理体系,从区建设系统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分组划片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同时,引入第三方项目管理公司,加强对海绵城市的全过程咨询、服务,确保了海绵城市高效推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质量。
高新区住建局(城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能够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自己呼吸吐纳。下雨时,可以通过海绵城市系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还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将具有更好的弹性与韧性。(记者 赵春晖)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