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湘潭大学共同组织召开了中非仲裁国际合作交流座谈会。非洲仲裁协会、非洲仲裁促进协会、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等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南非、埃及、尼日利亚、喀麦隆、加纳、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机构代表、高校学者、仲裁员、调解员和商协会组织的法律专家以及中方专家代表共40余人参加座谈会。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湘潭大学校长廖永安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金刚主持座谈会。
廖永安重点介绍了湘潭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和在中非合作领域的研究成果。他表示,湘潭大学长期专注于中非关系研究,在非洲法、中非经贸法律合作等方面成果丰硕。希望以此次考察座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在仲裁领域的合作,为推动中非法治交流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王承杰高度肯定了湘潭大学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在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和涉外法治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提出,在中非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且不断深化,特别是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召开以加强中非仲裁法治合作为主题的座谈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揭牌贸仲中非庭审中心以及召开中国-非洲仲裁国际合作会议的延续和深化,更是顺应时代需求、以法治力量护航中非经贸健康稳定发展的务实举措。
基于促进中非法治交流、加强学界与仲裁法律实务界合作的目的,王承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制度层面,依托高校背景,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有效模式,加强国际法治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二是实务层面,加强非洲具体法律研究,搭建应用智库平台,针对非洲国家法律多元等特点,以精准的法律专业知识,为仲裁等多元争议解决服务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三是人才层面,着力打造仲裁实务、国别法等特色课程,加快培养一批精通中非法律,熟悉仲裁事务的专业人才,打造复合型涉非法治人才矩阵,为中非仲裁合作注入源头活水。
随后,湘潭大学法学学部长李仕春,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首席专家、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院长洪永红分别介绍了法学学部的发展情况以及学校在非洲法研究方面的成果。非洲仲裁协会、非洲仲裁促进协会主席、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理事Gaston KENFACK DOUAJNI就OHADA(非洲商法统一组织)机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达了对中非仲裁合作的愿景。
与会中外嘉宾还围绕中非仲裁合作具体路径、仲裁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积极和深入的讨论。各方对就未来共同推动中非仲裁发展、加强法学实践研究、培养实践型国际化法律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湖南贸促会副会长傅丹舟,湖南贸促会法律部部长郭毅恒,贸仲事业发展处处长陆菲、委员会工作处副处长吴绍轩等参与座谈。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