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4中国仲裁周安徽专场“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法律风险及应对”研讨会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本次专场活动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江苏仲裁中心、贸仲上海分会、贸仲浙江分会和安徽省贸促会共同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律师协会、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以及合肥市贸促会等多家单位支持。
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贸仲江苏仲裁中心秘书长谷岩,安徽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主任郑东涛,安徽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胡光林,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安徽省汽车办人才和开放推进组组长陈姝彤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贸仲江苏仲裁中心副秘书长汤寅宏主持,演讲和讨论环节由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助理龚少阳主持。
谷岩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安徽锁定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在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此次活动是贸仲“中国仲裁周”品牌首次走进安徽,也是中国仲裁周助力行业化解国际经营风险的重要活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和走出去“高速路”的同时,伴随一系列的国际化经营问题。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可以更好地契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化争议解决的需求。贸仲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涉外仲裁机构,采取了更新仲裁规则、建设仲裁员队伍、开展行业研究等多项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争议解决相匹配的务实举措。贸仲关注和推动仲裁事业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一市”地区的发展,他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依托周边的贸仲分会和仲裁中心,就近为安徽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仲裁与多元争议解决服务,利用仲裁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度”,护航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世界、驶向未来。
郑东涛在致辞中介绍了安徽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安徽省贸促会深耕涉外商事法律服务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本次仲裁周专场活动在合肥举行,恰逢其势,正逢其时。长三角地区的涉外争议解决资源的区域协同、融合发展,将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势能,助力安徽和中国新能源汽车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以“欧盟反补贴调查下新能源车企的应对策略”为题,回顾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历程,并通过对比其它地区相关的贸易限制措施,提出企业应把握风险因素,制定应对策略。他建议,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主动合规、积极布局,通过梳理补贴信息减轻制裁影响,并通过多样化的资金链和供应链设计应对东道国的反规避措施,从而减少企业全球化布局中的风险。
随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技术总监刘桂彬以“新能源汽车全球标准制定的挑战和思路”为题,从全球新能源汽车标准现状、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进展、中国与全球标准差异三个角度介绍了相关的区域和国际技术标准。他强调,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对标准制定工作至关重要,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头部汽车企业应积极参与制定新能源汽车“中国标准”,抢占技术制高点,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专题讨论环节,多位来自企业、学界和律师界的代表分别围绕“新能源车企跨境合规管理”和“新能源车企涉外争议解决”两个专题进行了分享。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