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李钟斌:重庆仲裁委“10个1”举措推动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纪念仲裁法颁布30周年论坛嘉宾发言摘编

2024-09-11 16:11: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8月3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30周年纪念日。当天,由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主办、九江仲裁委员会承办的“与改革同行:纪念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论坛”在江西九江举行。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九江市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全国50余家仲裁机构和相关协会代表共计150余人与会。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除了分享各仲裁机构的成绩和经验外,还积极为我国仲裁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以下内容是重庆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钟斌的精彩发言节选,以飨读者。

重庆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钟斌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日益频繁,仲裁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广阔的前景,有更大的作为。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中国仲裁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总结国内、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应该是在某一个区域内,以仲裁机构为主体,聚集上下游法律服务的组织,协同全球市场主体预防和解决纠纷,提供仲裁法律服务,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法律仲裁生态圈。为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重庆仲裁委确定了“10个1”的推进步骤和目标。

第一,凝聚重大发展战略时期的明确定位,结合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打造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西湖珠海新东大,面向东盟、连接亚欧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第二,突出重庆本身位居西南域的特点,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升法律服务质效,打造向西向南对外开放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服务高地。

第三,加强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仲裁领域的重庆地方立法。进行自贸试验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先行先试、成立重庆的仲裁协会、推动重庆仲裁的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细化工作措施,改革体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赋予仲裁机构人事、财务、薪酬等一些管理方面的自主权,以保障仲裁的充分独立。

第五,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人才,从国际组织、商会等专业组织中聘选优秀高水平的仲裁员,提升国际仲裁员在仲裁商事中心中的主导和专业作用。

第六,加强仲裁领域的开放合作,与东南亚、南亚一些知名仲裁机构建立仲裁联盟,探索协同机制。

此外,还包括推进模式、制度创立,争取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圈,并制定完善具有国际高水平的仲裁议事规则等。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