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省政协委员苟永强:推进民商事仲裁发展 构建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01-29 11:51:14 来源:多彩贵州网 -标准+

记者 宁坤昊 吴国彬 

“当前,‘案多人少’已成为贵州省各级法院的普遍性问题,人案矛盾使涉案各方司法体验感降低。要解决这一问题,推进民商事仲裁发展势在必然。”1月25日,省政协委员、贵州黔途律师事务所主任苟永强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贵州省民商事仲裁工作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缓慢,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有限。

民商事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自愿将纠纷提交给中立第三方即仲裁机构进行判断和裁决的制度,它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加强诉源治理、破解人案矛盾、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突破口。作为一种国际通行、外资企业习惯的纠纷解决方式,民商事仲裁普及度,已成为营商环境法治化好坏的重要标尺之一。

“全省9个市(州)中,目前仅贵阳、遵义和六盘水3个市成立了民商事仲裁机构,即贵阳仲裁委员会、遵义仲裁委员会、六盘水仲裁委员会。”苟永强称,贵州省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群众,对劳动仲裁知晓率高,但对民商事仲裁则知之甚少。

以贵阳地区为例,2023年,贵阳市县两级法院共立案26.23万件,其中民商事案件14.09万件,贵阳仲裁委共受理2747件,仅占全市民商事案件总数的1.95%。可见,民商事仲裁既未能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渠道,也未能成为减少法院诉讼的重要途径。

为切实解决民商事仲裁工作覆盖率低、知晓率低、作用有限等问题,苟永强建议,建立一套机制。建议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司法厅具体负责,召集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信访、工商联、律协等有关部门和组织,以发挥仲裁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诉前调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仲裁+调解+诉讼”多元调解纠纷格局;由司法行政部门主动对接宣传部门,研究制定民商事仲裁宣传计划,广泛进行宣传,形成浓厚氛围。

同时,对于可以设立仲裁委员会的安顺、毕节、铜仁,要积极鼓励当地设立仲裁委员会;对于可以设立但目前暂不具备设立条件的市,以及暂不能设立独立仲裁机构的黔南和黔西南州,建议参照贵阳仲裁委员会在黔东南州成立分支机构的做法,利用现有3家仲裁委员会资源,分别在各地成立分支机构,开展民商事仲裁,以实现全省仲裁机构全覆盖。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