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带一路”与国际商事仲裁新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2023-11-20 16:41:53 来源:法治网 -标准+

11月17日,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仲裁协会主办,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承办的“2023上海仲裁周——虹口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国际商事仲裁新发展”为主题,聚焦国际仲裁发展前沿话题,交流国际仲裁发展趋势动态,探讨更加创新的发展思路和更为务实的解决方案。

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副区长陈帅在致辞中表示,虹口区政府作为上海航运法律共同体成员之一,将依托航运底蕴,发挥海事仲裁领域特色优势,将加强航运法律服务能级的建设,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为航运企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将坚守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商事仲裁的专业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将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为推动中国商事仲裁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马屹谈到,随着仲裁新规则的发布以及国际化发展方向的深化,上海仲裁机构也将持续提升仲裁服务能力,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也为上海仲裁的发展指明了共同努力的方向。他期待,依托专业化背景,上海仲裁能够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俞卫锋介绍到,上海仲裁周是上海仲裁的品牌之一,是展示上海仲裁和提升影响力的舞台。他提出,要加大对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让上海仲裁在国际仲裁领域发出上海声音、展现上海风采。

在主旨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刘敬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国际仲裁规则、国际商事调解规则的地方立法等制度开放的创新实践。二是,加大对国际法理论研究及教学的政策倾斜,培育国际著名的国际法生态圈、人才聚集地、国际争议解决大型会议中心。三是,引进更多的国际仲裁机构、商事调解机构,建立良性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构间的竞争关系。四是,营造仲裁友好型、调解友好型、律师友好型的法律职业环境。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陆春玮认为,建设国际仲裁中心,吸引仲裁机构集聚,需要建立完善的仲裁法律体系、友好专业的司法环境以及配套的城市软实力。他表示,上海仲裁委将继续创新服务企业新机制,从完善仲裁规则、扩大涉外商事仲裁员队伍、提升仲裁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简称中国海仲)上海总部副秘书长徐飞回顾了中国海仲的历史沿革,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海仲上海总部的业务现状。她认为,擘画新时代航运中心蓝图,需着眼机构内部建设和外部联系两大层面,完善特色机制,增进对外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组织有重点推进机构发展工作,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运法律服务能级。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上海律协高度关注支持仲裁行业的发展壮大,律师是仲裁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律师行业与仲裁行业常年保持高度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期待与仲裁行业建立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涉外法律人才的培育平台、涉外法律制度的研究平台,携手共同促进上海法律行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本次论坛还围绕“境内外商事仲裁的创新发展与最新实践”“新经济与新技术叠加,优化仲裁服务与建设国际化仲裁中心面临的全新机遇和挑战”两个议题,进行了两场圆桌讨论。

自2020年以来,上海仲裁周已成功举办三届。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展开。来自政府机关、仲裁机构、学术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业的7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