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3香港仲裁周(侧记)|香港以高水平争议解决服务能力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23-10-23 17:07: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兆娣

时维十月,维多利亚港湾序近金秋。

10月16日至20日,由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港仲”)主办的2023香港仲裁周在香港顺利举行。

历时5天,共计30场活动,来自英国、新加坡、韩国、中国内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律师、仲裁员、专家学者齐聚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围绕“资助在国际仲裁中的新视野”“国际仲裁是否滥用程序公正?香港视角”“席位游戏:独联体争端的未来”“人工智能在仲裁的角色”“中国法下的非涉外争议提交香港仲裁:可能的任务?”“争议解决革命:科技如何改变亚洲争议解决”等一系列仲裁前沿话题,展开讨论。

(2023香港仲裁周相关活动现场)

据了解,香港仲裁周是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主办的周年性活动,也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仲裁周,旨在探讨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趋势、共商应对挑战方案,推动国际仲裁融合发展。

2023年,是香港仲裁周走过的第十二个年头。据悉,今年香港仲裁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截至10月16日,一周内开展的活动共收到了来自44个不同司法管辖区的840份报名注册。

(一)提升仲裁水平

今年时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一带一路”成为2023香港仲裁周活动的关键词之一。

港仲秘书长一行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中介绍,近年来,港仲已成为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纠纷当事人最常选择的争议解决平台之一。

(港仲秘书长一行与记者见面会)

数据显示,自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港仲共受理1248起至少一方当事人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案件,共有来自4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2587名当事人参与。其中,由港仲管理的一方来自中国内地,另一方来自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仲裁纠纷共109起。

这些案件中,45起(41.3%)由中国内地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60起(55%)由中国内地当事人作为被申请人;4起(3.7%)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方都包含来自中国内地的当事人。这些案件涉及至少7个不同的准据法,74%以英文进行,18%以中文进行,8%以中英双语进行,仲裁地均为中国香港。

港仲秘书长戴美玲(DrMariel Dimsey)表示,香港是中国唯一一个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且港仲是少数几个能够以中文和英文同时管理案件的机构之一。除内地仲裁机构之外,港仲是处理涉及内地当事人案件数量最多的机构。

“港仲在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当事人仲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香港在国际仲裁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戴美玲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香港仲裁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之相关的案件在港仲的业务中不断增加。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我相信我们将获得更大发展。我们将继续以高水平仲裁大力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时为我们的国际同行提供支持,更大发挥香港作用。”戴美玲说。

(2023香港仲裁周相关活动现场)

(二)推动国际调解

香港正全面建设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商事调解和诉讼、仲裁一样,在香港备受重视,而且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香港仲裁周活动期间,记者团一行走访参观了香港和解中心。

(香港和解中心)

香港和解中心成立于1999年,拥有千余位来自不同专业界别的会员,在全球调解业界居于领先地位。

香港和解中心会长罗伟雄向记者介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分属不同法系,在经贸往来中会产生各种争议和纠纷。“以调解为代表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因其具有便捷、高效、经济等优势,逐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解决商事纠纷的重要方式。其中,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优化升级,香港的国际调解系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调解是香港争议解决系统中的核心业务。”

(香港和解中心会长罗伟雄答记者问)

据统计,2016年至2022年,香港国际调解中心处理的跨境调解个案数目为387件,涉及知识产权、国际贸易、股权争议、金融、投资、资产争议、工程等领域;个案争议金额介乎于港币220万至2亿之间。

包括机构和临时调解在内,香港每年调解商事纠纷1万件左右,涉及社会民生、商业、投资、工程及跨境国际纠纷等多个领域。

“调解成功达成和解的概率近70%,剩下的30%会衔接仲裁或诉讼。和解协议的执行率超过95%。调解-仲裁-诉讼互补,结合完善的跨境执行程序,形成了香港十分高效的争议解决制度。”罗伟雄说。

据罗伟雄分析,近年来,国际社会对调解服务的需求飞快增长。预计未来数年,香港的国际调解个案将会达到数千个。

在罗伟雄看来,香港拥有一套独立完善的调解争端解决机制,拥有特殊的法律优势,在过去20多年中,积累大量涉及两大法系(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案件的合作经验,对于解决跨境争议案件具有特别优势。

“未来,香港将会继续推动调解,协助内地建设调解专业系统,培养专业人才,协调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罗伟雄说。

(三)发展网上仲调

近年来,科技不断助力多元争议解决机制破圈发展,作为香港网上争议解决服务供应商,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为企业跨境争议在线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坐落于香港律政司大楼内,与香港律师公会及香港大律师公会比邻而居。

(香港律政司门口)

据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副主席岑君毅介绍,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目前是香港唯一一家专注发展网上仲调的仲调中心,且属于香港特区政府旗下的法律科技及仲调平台。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等为其支持单位,香港律师会、香港大律师公会及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是其创建单位。

(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

目前,香港符合《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第二条规定的指定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或常设办事处的共有七家,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是其中一家。

据岑君毅介绍,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有自主研发的线上争议解决平台,也有专业的争议解决服务团队,可以让争议解决更高效、便捷。

(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数据显示,自2020年底以来,一邦国际网上仲调已经在线解决30余起争议案件。

“香港特区政府非常支持发展网上仲调服务。”岑君毅表示,未来,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投放大量资源支持网上仲调的发展,特别是把网上仲调推广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法治网香港10月23日电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