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调研员培训动员大会在中国政法大学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研究院从法大及各地高校招募的300余位在校法学研究生志愿调研员参加了大会。仲裁研究院院长杜新丽,秘书长兼副院长姜丽丽,副秘书长薛童,及部分研究人员参会,会议由姜丽丽主持。
杜新丽首先对参加仲裁公信力评估项目的调研员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项目的基本情况。仲裁公信力评估是法大首创、全国唯一的仲裁公信力评价品牌项目,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和重大社会影响力。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好本次调研机会,在完成调研工作的同时加深对仲裁行业和仲裁公信力的理解,为中国仲裁公信力建设贡献力量。
姜丽丽就仲裁公信力评估项目的发展历史、调研方法和调研要求进行了培训。希望各位调研员能够充分认知本次调研的重要目标,在调研过程中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巧用方法、积极主动,从而得到更多更有效的调研数据,为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报告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料。
薛童结合2018年第二届仲裁公信力评估的相关经验以及调研过程当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就本次调研问卷的类型和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也针对调研工作结束后的电子问卷整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王芳研究员针对仲裁机构现场调研及电话调研进行了指导,并建议各位调研员在调研过程中要提前设计调研思路,结束后要做到及时整理汇报。
研究院特邀了四位第二届仲裁公信力评估的优秀调研员代表参会,均为2018年参与第二届评估的法大在校研究生,现分别为仲裁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南凯、法大行政老师吴杨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朱震和重庆律师孔聚秒。四位代表分别总结了其参与第二届仲裁公信力评估的调研经验,详细分析了调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并分享了参加仲裁公信力调研项目的收获及该项目对其职业发展的促进。
分享结束后,与会调研员就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进行了交流提问,仲裁研究院各位指导老师予以了悉心解答。
动员大会结束后,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的300名调研员将陆续分赴全国70余个城市,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电话咨询、问卷填写等多种形式展开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律师、企业、仲裁员等仲裁用户群体,和仲裁机构及其秘书等仲裁服务主体。
仲裁公信力调研不仅对我国仲裁机构的公信力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宣传推广仲裁制度、培养仲裁人才、促进仲裁学科建设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公信力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仲裁行业的规范发展,提升仲裁影响力与公信力,为社会公众了解选择仲裁提供指引,为仲裁机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仲裁研究院期待广大仲裁用户、仲裁员积极参与调研,友好对待志愿参与暑期调研的学生调研员们,以携手共促中国仲裁事业规范发展!
编辑: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