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6日,RCEP及东盟国际仲裁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柯良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南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竑现场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主持了开幕式。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柯良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余年来,经贸往来活跃,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1月1日生效以来,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动力。中国贸促会始终把服务中外企业作为立身之本,促进贸易和投资,推动制度型开放,在国际经贸仲裁、知识产权服务、商事调解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同各国工商界加强沟通联系,为中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柯良栋副会长还指出,随着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不断提质升级,企业国际化布局趋势加强,法律服务需求也将剧增。各方要不断提升商事法律合作水平,为RCEP高质量实施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保障。贸仲作为中国最早设立和最具代表性的常设仲裁机构,成立60多年来独立公正地审理了5万多件国内外仲裁案件,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和执行,以独立公正高效的仲裁服务提升了中国仲裁公信力。2021年,贸仲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五大仲裁机构之一,彰显了中国仲裁的影响力。未来,各方要加强制度协调,有效化解争端,扩大法治交流,为增进区域内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在致辞中表示,仲裁是世界通行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方式,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未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化与贸仲等单位在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深入合作,努力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南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竑在致辞中表示,南宁市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为促进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出台了大量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与东盟及RCEP成员国经贸交往日益活跃,对争议解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贸仲在南宁设立东盟庭审中心将有效为相关国家商事主体提供公正、高效的多元争议解决服务,有助于把南宁打造为涉东盟及RCEP国家商事仲裁的首选地,打造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为全面对接服务东盟及RCEP区域经济合作,扎实推进高水平开放,贸仲于广西南宁设立贸仲东盟庭审中心,并于论坛当日举行了贸仲东盟庭审中心揭牌仪式,与会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为中心揭牌。
文莱达鲁萨兰仲裁协会(AABD)、印度尼西亚国家仲裁中心(BANI Arbitration Center)、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大韩商事仲裁院(KCAB International)、印度尼西亚独立调解员和仲裁员协会(MedArbId)、柬埔寨国家商事仲裁中心(NCA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SIMC)、越南国际仲裁中心(VIAC)等近10家境外争议解决机构发来视频贺词,对庭审中心的设立表示祝贺,并期待与贸仲在未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打造中国—
东盟商事争议解决共同体贡献力量。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出席了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论坛以“同享机遇共创繁荣——RCEP背景下中国—东盟国际仲裁的革新与发展”为主题,10余位与会中外专家围绕“乘时乘势:RCEP时代争议解决新机遇与新挑战”“共赢共享:RCEP框架下的多元争议解决合作”等议题发表主题演讲,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交流。
第一议题的讨论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调解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单文华先生主持。演讲人分别围绕RCEP背景下司法对仲裁的支持、争议解决机构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合作、企业如何规避境外投资及贸易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议题的讨论由国际商会(ICC)仲裁院委员、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巍先生主持。演讲人就相关东盟国家的争议解决制度、投资者—国家仲裁在RCEP背景下的新发展、调解与仲裁等争议解决方式在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深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最后,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不断提升RCEP背景下中国—东盟商事法律领域合作水平,将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贸仲将以设立东盟庭审中心为契机,推动各国争议解决合作再上新台阶;加强理论研究,助力涉东盟及RCEP地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数字贸易、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争议解决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后备保障。
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