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青岛仲裁委员会易货贸易仲裁院揭牌仪式暨“3+N”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发布会在青岛仲裁委员会多功能厅举行。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鲁青,中国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刘勇,青岛仲裁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邓焕礼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易货贸易分会会长、青岛仲裁委员会易货贸易仲裁院院长李兴远代表易货贸易仲裁院组成人员发言。活动由青岛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常江主持。
易货贸易作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商品流通的有效方式,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在推动国际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和双循环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易货贸易正实现从产品易货到产业链易货的转变,从数据易货到数字易货的提升,从国内易货到国际易货的跨越。伴随易货贸易转型升级,易货贸易纠纷解决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易货贸易纠纷对传统纠纷解决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易货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易货贸易行业规范发展,已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关心的新课题。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方式,仲裁机构是政府和商会组建、为广大市场主体服务的商事争议解决机构。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仲裁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和商会等行业组织的协作”,并要求适应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积极发展互联网仲裁。易货贸易仲裁院的成立、“3+N”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的创立,是落实《仲裁法》和两办意见的具体举措。
下一步,青岛仲裁委员会将以成立易货贸易仲裁院为契机,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密切合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的易货贸易仲裁服务机制,全面推广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让“青岛模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创新仲裁服务,不断拓展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应用,壮大法治区块链链盟方阵,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更好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发挥好“3+N”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数字赋能作用,为包括易货贸易在内的各行业市场主体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实现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增添动力。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开放和发展战略,持续拓展仲裁服务领域,在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两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上,青岛仲裁委员会与中国商业联合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宣读了《关于成立青岛仲裁委员会易货贸易仲裁院的决定》,发布了“3+N”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并向易货贸易仲裁院组成人员颁发聘书。作为“3+N”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实践运用的成功案例,青岛易货易成跨境易货贸易有限公司与青岛爱本地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山东跨境易货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