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国际金融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地带——上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建立了贸仲上海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近日,该中心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领导,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高层及代表等近200人的共同见证下揭牌。
“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的挂牌,是贸仲与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上海上市公司协会四家自律组织就共同促进上海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共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达成广泛共识的合作成果,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加快形成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等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在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提升资本市场法治环境方面进一步发挥贸仲仲裁专业性和国际化优势的重要体现。”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上海打造金融开放高地
需要专业纠纷解决机制
上海是我国国际金融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地带,各类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金融要素齐备,中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超过2200万亿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第三, 实现“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国家战略目标。
面向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成为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高地,仍面临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能级,更好地服务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金融法治建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优质金融营商环境在其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专业、高效和国际化的争议解决,历来都是金融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程合红指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金融中心定位相适应的证券期货专业纠纷解决机制。
专业、高效和国际化的争议解决,历来都是金融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王承杰说:“各类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证券期货等金融交易的活跃,不一定会先在立法立规上产生成熟的要求,但必然会要求在争议解决上有相应的专业引导和规范,以及时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的设立恰逢其时。
金融纠纷解决经验充足
多项优势促成贸仲新举
商事仲裁的专家裁判、一裁终局、保密性和国际性是仲裁相对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的优势所在,也在金融争议解决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王承杰期待,贸仲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推动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提升证券期货等金融纠纷争议解决的专业性,发挥自身国际化专业化优势,作出不懈努力。
据了解,贸仲是我国最早设立、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常设仲裁机构。自成立60多年以来,受理了4万多件仲裁案件,涉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当事人。仅在2018年至2020年,贸仲共受理国际国内仲裁案件9910件,标的总额近人民币3357.63亿元,案件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外案件数、经营标的额以及涉案当事人国别数均居国际仲裁机构的前列,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承认和有效执行,仲裁公信力得到了中外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王承杰说,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贸仲已经有充分的经验。贸仲是中国最早从事证券争议解决的仲裁机构。早在1994年原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就针对内地公司在港上市专门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有关争议必须通过仲裁解决,而贸仲是被指定的唯一的大陆以仲裁方式解决证券争议的仲裁机构。在通过仲裁处理金融及证券期货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上,贸仲也始终走在前列。近5年,贸仲共受理涉金融案件3597件,争议金额共计人民币2666.132亿元,案件类型共涉及金融、基金、期货多种争议、资产管理多种争议、发行争议、证券票据募集争议、金融衍生品争议、信托企业争议、托管争议共三十余种的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20年,贸仲的金融案件当事人中,有超过130余起案件的当事人来自上海企业。“贸仲这几年来每年的案件中涉及上海方面的当事人,每年都有1000+。”王承杰说。
最高水平的竞争是规则的竞争。贸仲已经历经8次规则的修改,始终保持规则的先进性。而单就金融争议解决来说,贸仲在2003年就率先推出金融争议专门仲裁规则,为金融争议的解决提供了个性化选择,也为建立国际惯例,为我国金融仲裁争议解决的探索,为金融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充分保障。
王承杰透露,在贸仲新公布的仲裁员名册中,有金融专长的仲裁员就达到400多人,在上海地区就有将近60多名,其中包括金融行业主管人员、从业人员和律师,“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最大可能地满足当事人的专业需求”。
此外,贸仲已经初步实现了完善的网络布局,形成了仲裁实践多元法律发展的新格局。贸仲现在在国内外共有16个分支,境内13个,境外有香港仲裁中心等等。这些机构适用一个规则,一套名册,实行一体化的管理。既保证了仲裁的质量,同时基于贸仲的品牌优势,因地制宜提供高水平的争议解决服务。
维护上海资本市场秩序
服务上海金融行业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的成立,成为多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结果。
在程合红看来,四家自律组织与贸仲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合作建立证券期货专业仲裁机制,将对维护上海资本市场秩序,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治环境,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向心力与公信力,起到积极、重大的作用。
“此次贸仲与金融领域自律协会的合作和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的挂牌,是完善证券期货行业纠纷化解机制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升证券期货仲裁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发挥仲裁在化解证券期货市场矛盾纠纷中的作用。”程合红说,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将立足上海、面向全球,有针对性地开展证券期货市场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工作。
王承杰表示,为了更好地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贸仲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品牌优势,服务上海金融行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贸仲长期积累、精心打造的品牌优势,对接国际化高水平的争议解决服务品质,为上海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金融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二是积极进取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跟进“智慧庭审”建设,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数字化争议解决服务网络,提供与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相匹配的智慧争议解决服务。
三是主动提供服务,为证券期货等金融类企业导航助航。面向企业开展金融法律知识培训,引导企业掌握国际高水平的金融规则,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防范金融法律风险。
四是加强合作,共建国际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和人民法院的对接,建立健全与商协会、其他仲裁机构、调解机构的合作机制,互利共赢,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端金融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在金融领域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丰富完善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国际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环境。
编辑:买园园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