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2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二届贸仲全球仲裁员大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联合国贸法会”)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
以下内容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焕芳先生发言内容节选。
国际仲裁是国际经贸纠纷的解决特别是在推进国际法治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面对实践中大量的国际商事仲裁需求,怎么努力为各国当事人提供国际一流水准的仲裁争议服务,根本上还是在于仲裁的国际公信力,而仲裁的公信力本质上更多的是仲裁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国际争议商事市场里建立的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任务,涉及仲裁的法律、机制、市场、人才和品牌等多个要素。
一是要加强仲裁法律制度的研究。完善的仲裁法律制度是每位当事人对仲裁最值得期待的重要基础,国际上最高的竞争标准就是规则和标准的竞争。要提升仲裁的国际竞争力,就要互相借鉴吸收高水准的国际仲裁经验和规则,不断完善立法,进一步彰显仲裁制度本身的优越性。
二是创新仲裁的机制体制。加强新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要扩大国际争议解决方式,努力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以国际商事仲裁为主,以国际商事调解等其他手段为辅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
积极探索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商事诉讼或国际商事法庭、国际商事调解相结合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的建设。
以具体的仲裁案件的输出推进整体仲裁机制的优化。因此,贸仲委推出了包括国际投资、仲裁规则在内的一系列新举措,包括今年设立的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等,都为国际仲裁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有效的传播提供了助益。
三是开拓国际仲裁服务市场,扩大仲裁国际影响力。仲裁机构应当积极拓展国际仲裁市场,走出国门服务海外,让中外当事人在世界各地都能够享受到仲裁机构一流的争议解决服务。仲裁机构走出去有助于帮助中外企业通过国际社会公认的包括仲裁在内的争议解决手段妥善解决问题,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贸仲在海外包括加拿大温哥华等设立了北美仲裁中心,这些行动为中国仲裁机构在国际仲裁市场开启了新的发展路径,扩大了中国仲裁国际影响力。
四是强化国际仲裁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仲裁员队伍。坚持仲裁人才战略规划,严格把握仲裁员的准入机制,优化仲裁员选聘工作,加大仲裁员监督机制,建立一支信誉良好、公道正派、专业精湛、勤廉审慎、适应法律服务市场的高素质仲裁员队伍。
五是打造国际仲裁品牌,提升仲裁服务国际化水平。打造仲裁品牌的核心,一是仲裁规则,二是仲裁服务。
仲裁规则是仲裁机构品牌建设的基础。为此,各个国家仲裁机构在不断的修改仲裁规则,互相借鉴国际先进仲裁规则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的实际努力推出国际化程度更高的仲裁规则,保证了仲裁规则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仲裁服务水准同样是保证仲裁机构品牌建设的关键。各个国家仲裁机构特别是要在仲裁程序公正、裁决权威、服务水平、用人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建立起一套适合与国际争议解决市场化运行的模式,打造具有公信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性的一流国际仲裁品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仲裁竞争力,需要国际仲裁广泛且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本次仲裁高峰论坛的举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同时,我想也需要支持仲裁机构走出去、请进来,特别是支持更多的仲裁人、法律人去担任国际经贸机构、国际仲裁机构的重要职位,积极参与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具有立法性机构的国际商事法律规则的讨论工作,在国际经贸规则的舞台上展现更多智慧,贡献更多力量,提供更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