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
​刁云芸:互联网仲裁机制的发展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2-12-30 17:01 星期五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9月6日,2022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二届贸仲全球仲裁员大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联合国贸法会”)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

以下内容为腾讯集团法务部副总经理刁云芸女士发言内容节选。

一、在线争议解决在中国的发展

在线争议解决,包括在线和解、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和在线诉讼等。互联网的发展让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平台(ODR)这种纠纷解决机制在构建必要性以及发展趋势方面有了最为重要的基石,互联网本身的信息互通和人际沟通的特性让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成为一种可能。

早在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关于首次规定了多元纠纷解决改革机制的任务,提到了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地法院因地制宜推动互联网+司法这样一个审判机制创新。2017年,国内首家互联网法院正式成立,紧接着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接二连三的成立起来。在2019年中国法院互联网司法白皮书显示了这样的一个数据,截止到2019年6月,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体系已经基本成立了。

201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仲裁的要求,明确要适应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需要,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建立网络化的案件管理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等平台对接的仲裁平台,研究探索线上的仲裁、智能仲裁,实现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

互联网仲裁的发展为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域的当事人出现纠纷的化解及高效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尤其是在国际仲裁中双方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下,这种纠纷解决的处理方式就显得更为的必要和高效。

二、国际互联网仲裁的相关发展

互联网仲裁具有高便捷性的优势,仲裁程序所需的各种文件和证据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以及其他技术手段进行传输,当事人签署的文件以及仲裁委出具的裁决书等材料都可以通过电子签名和在线送达的方式进行网络送达,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方面的成本。

三、互联网仲裁的优势和挑战

互联网仲裁促进了科技化的提升,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区块链等技术使在线仲裁安全性和便捷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对未来互联网仲裁的发展方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互联网技术赋能,加强互联网仲裁保密性、安全性、可靠性。

第二,大力发展智能仲裁,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去选择仲裁员,提升仲裁员选择的准确性和定制性。

第三,完善相关规则和规范,通过完善统一的互联网仲裁规则,探索建设国际统一的互联网仲裁规则和规范,推动国际互联网仲裁规范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仲裁公正性和高效性。

责任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