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新媒体联播>>业务动态>>
青岛即墨“四心”工程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12-07 18:46 星期三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崔贤君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委政法委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将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重点工作,创新实施“四心工程”,全面营创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暖心工程”拓宽服务路径

即墨区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探索建立部门配合联动、政策法律并重、服务管理并举的涉企长效服务管理机制,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

即墨区成立了政法系统企业服务联盟领导小组,制发《关于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服务保障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的意见》,制定2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强化与企业对接,开展好涉企服务工作。

建立政法系统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区委政法委及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包联一家重点企业,定期走访企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制定服务保障措施。今年以来,共走访民营企业152家,收集企业法治需求120余条,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到了及时反馈。

即墨区人民法院设立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巡回审判工作室,服务保障地铁7号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开展专项行动,清理闲置土地、厂房12万平方米,有效盘活了“僵尸企业”资产,为后续其他企业入驻奠定了基础。

实施“安心工程”打击违法犯罪

即墨区政法机关坚持做到企业项目发展到哪里,治安防控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全力打造立体化护企治安防控体系,为企业项目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治安保障。

成立企业治安环境整治团队,常态化开展企业周边治安巡逻防控,完善企业周边视频监控和安全检查机制,滚动排查、定期分析、研判预警企业周边影响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66次治安清查、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对影响和滋扰企业项目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挂牌督办、重拳打击。

对于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依法严惩,目前已累计办理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案件7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50万余元。

加大涉企债务、合同纠纷等案件诉讼监督力度,针对民事案件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书8份,办理涉企民事监督案件18件。集中办理4件侵犯某集团商标权支持起诉案,对即墨4家商店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依法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坚决打击侵权行为。

实施“舒心工程”多元化解矛盾

即墨区坚持“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深入企业,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企业关心关注的热点难题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

以特邀调解员工作室、公证调解室、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个阵地”为载体,吸收30个部门和组织、238名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成立青岛市首家涉税调解中心,为纳税人缴费人积极寻找化解涉税争议的最优解。今年以来,已有千余起涉税争议止步于诉前,实现了涉企案件灵活快速处理。

落实知识产权“三合一”工作机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20余件。入驻区综治中心“企业网格化平台”,实时为企业在线答疑,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等25份。发布保险审判白皮书,移送涉嫌经济犯罪线索15件,依法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今年以来,金融专业法庭审结涉企金融案件1200余件,标的额2.8亿元。

今年以来,即墨区人民法院开展凌晨集中执行行动12次,执结各类案件110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15.72亿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000余人次,限制高消费7900余人次,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工作,以“法拍贷”提高财产变现效率,发布网拍251件,成交金额8.33亿元,标的物成交率78.01%,为企业节省佣金1423万余元。

实施“省心工程”优化惠企服务

即墨区紧跟企业发展需求,区政法各部门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超前谋划服务跟进措施,降低企业运营发展成本。

成立惠企政策落实法律服务团队,将全区22个区位统筹安排给5支法律服务团队,按照区位承包、分片负责原则,建立企业微信交流群,动态梳理政策库,及时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今年以来,全区共接听热线电话咨询8200余人次,开展“惠企专班”和律师服务团队集中宣讲活动20余场次,面对面接受企业咨询1400余次,进行合法性审查3600余件。

加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接听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一窗办多事”等服务新模式,让“当事人少跑腿,让数据、信息多跑腿”。构建网络化快速纠纷调处机制,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镇街工作站、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村居联络员的职能,对农民工欠薪纠纷,优先通过非诉讼方式处置,缩短纠纷处理时间、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本年度办理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120余件。指导成立民商事调解中心,发挥律师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民商事纠纷调解。

发挥“互联网+公证”优势,依托“法信公证云”、微信公众号平台实行网上咨询与预约办证,提升公证便民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受理网上申请20余件。完善便民措施,对年老体弱、重病、残疾的当事人提供优先服务、上门服务。对确有经济困难、无能力支付公证费用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按规定程序减免公证费。今年以来,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余件,已减免公证费近万元,充分发挥了公证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王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