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实描述
2020年5月13日,因康美药业在年报和半年报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中国证监会对该公司和21名责任人作出罚款和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决定。2021年2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又对负责康美药业财务审计的正中珠江会计所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
2021年4月8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部分证券投资者的特别授权,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作为五万余名投资者的特别代表人参加诉讼。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适用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对这起全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法院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虚增货币资金和未按规定披露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情况,正中珠江会计所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均构成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经专业机构评估,投资者实际损失为24.59亿元。
2021年11月12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A股上市企业康美药业被责令赔偿证券投资者损失24.59亿元,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承担100%连带赔偿责任,公司5名独立董事被判承担连带责任近8亿元人民币。康美药业与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合谋财务造假,金额高达300亿元。一审判决上诉期间,原告和各被告均未提出上诉。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认为,特别代表人诉讼代表了一种投资者保护的模式,是比较有力度的一种模式,这种诉讼形式的推出,体现了国家对于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加大,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方向,期待能够持续化常态化推进,给违规严重的上市公司以足够的震慑。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律师认为,此次案件的判决结果表明了司法部门依据法律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明确立场,给屡罚不止的上市公司造假的风气敲响了警钟。
二、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