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实描述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有8章,共86条,新增22个条款,对行政处罚的概念、种类、听证范围、法制审核范围等作了较大的修订。
第一,明确了行政处罚的概念。
第二,明确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三,本次修订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城市管理为建立综合执法制度主要领域的法定地位。
第四,赋予了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权,还规定承接行政处罚权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按照规定范围、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本次修订增加规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行政处罚追责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五年。
第六,本次修订赋予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补充设定处罚的权限,填补了因上位法没有作出处罚规定,而无法有效惩戒违法的空白以及违法成本与违法后果不匹配的问题。
第七,规定了对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实行“首违不罚”,对当事人能证明自己不是主观故意的,实行“不予处罚”。
第八,规定了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同时还要求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
第九,本次修订对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的质量要求、设置、使用和程序等作出了全面规定。
第十,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确行政执法机关实施处罚时凡是有违法所得的,除应当退赔的外都要没收,加大违法成本。
二、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