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套餐价高于单点价案:优惠套餐价格高于单点价格构成欺诈
⸺周某诉某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2024-10-21 13:59:05 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
【基本案情】
原告通过外卖平台在被告经营的店铺购买了一份套餐,页面显示“现价65,原价108元”,套餐内还包含赠品限量版可乐一瓶,并未标示可乐价格。原告购买后发现,套餐 内所有单品价格合计85元,结算享受优惠后仅需要支付57元。原告认为,同样的商品组合,套餐价格却比单点价格更高,被告的行为构成欺诈,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1元。
【裁判要点】
本院认为,原告从被告在某订餐平台上经营的某店铺购买涉案套餐,双方成立合同关系。原告主张被告和第三人在销售涉案套餐时存在欺诈,本院认为,所谓欺诈,系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欺诈的认定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欺诈的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根据原告的证据能够显示,涉案套餐标注的价格为108元,而即使没有优惠的情况下,套餐内产品单独购买的 价格总和亦仅为85元,远低于套餐标注的价格。本案中,被告并无证据证明限量版可乐价格为23元,即使不考虑此情节,按照通常理解,既然标明是赠品,就不应将赠品的 价格计算入商品的总价中,误导消费者认为即获得了价格的优惠,又获得了赠品。所以,被告对于涉案套餐价格的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对原告造成误导,应当予以赔偿。 第三人作为网络交易平台,对被告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地址等信息进行了公示,尽到了审查义务。本案中,原告并无证据证明第三人就被告的虚假宣传行为应知或 明知,故对于原告要求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另,无论本案原告是否在其他案件中有索赔行为,但在本案中,原告只索赔1元,并不存在恶意诉讼 的目的,对于第三人的该项意见,本院不予采信。
【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本案认定,在交易过程中,对于商品和服务的宣传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于优惠、折扣、赠品等促销手段同样要如实、明确地告知消费者,不能通过虚假的计算方式夸大优惠力度,误导消费者购买,否则将构成虚假宣传。本案裁判传递了保障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具有隐蔽性的欺诈行为说“不”的司法态度。
(素材来源于北京互联网法院)
编辑:莫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