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从容不迫,逐梦永不止步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拼搏过的高考永不言败,努力过的人生没有遗憾。正如有网友勉励考生们说,没有人会因为一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输掉一生。无论是在今日的考场上,还是在漫漫人生征途中,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岁月不负追梦人!此时此刻,但愿你能放平心态,从容不迫地应对每一场考试;平心静气地答好每一道考题,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今天,全国各地超过千万考生走进考场,开启人生梦想的新起航。今年北京共有54728人参加高考报名,全市18个考区共设常规考点99个、常规考场1714个、备用考场321个,设置备用考点55个。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确保高考如期举行,确保考生“应考尽考”,确保实现“平安高考”。(相关报道见A3版)
今年是实施“双减”政策后的首次高考,奥密克戎毒株汹汹袭来,给北京高考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近一个多月来,北京经历了疫情暴发以来最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今整体进入扫尾阶段,实属不易。广大考生紧张复习备考过程中,见证了医务疾控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等防疫工作人员披星戴月地守护“防控战线”,见证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们为保供在大街小巷辛勤奔忙,见证了普通市民的积极配合、守望相助……经历此番疫情,学子们更加深切地感受了家国情怀,将理想信念根基筑得更牢,把人生“第一粒纽扣”系得更正。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复习备考期间,疫情防控给考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一波多折的备考考验,学子们迎难而上、勇毅前行,锻炼意志、淬炼精神,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在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回眸近几个月,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到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从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一系列国家大事和民生关切频现,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增强了爱国之情,砥砺了报国之志。
一年一度的高考,从来都备受关注。每逢高考季,全社会都在为考生们保驾护航。从今年5月初开始,北京建立“日统、日报、日追踪”机制,了解掌握考生身体健康等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大幅增设备用考场、备用考点,封管控考点、备用封管控考点和救治场所考点、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考点……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守牢疫情防线,实现每名考生应考尽考。
不仅是教育、卫健系统以最高标准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其他部门和单位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为高考护航。交警部门加强考点周边个性化疏导,成立铁骑交警组成的护考小分队维护交通秩序;住建部门明确要求各考点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建筑工地不得进行产生噪声和易挥发性气体的施工作业,并加强巡查。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积极为考生安心考试创造条件。广大市民也要给予考生更多理解和关爱,在考场附近不喧哗、不鸣笛。考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帮他们排忧解难。
高考承载着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社会各界为高考加油助力乃应尽之本分。对广大考生来说,经历十年寒窗苦读,高考是一次重要的检阅。一考定终生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考生借助高考分数的加持,能够进入心仪大学固然可喜,万一失利了也不用悲观。毕竟,人生是一场长跑,高考只是人生的开端考。路就在脚下,机遇永远垂青坚持不懈的人,成功终将属于永不言弃的逐梦者。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拼搏过的高考永不言败,努力过的人生没有遗憾。正如有网友勉励考生们说,没有人会因为一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输掉一生。请考生们相信,无论是在今日的考场上,还是在漫漫人生征途中,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岁月不负追梦人!此时此刻,但愿你能放平心态,从容不迫地应对每一场考试;平心静气地答好每一道考题,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加油,乘风破浪的少年!祝愿你前程似锦,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