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即达,让核酸采样更便捷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练洪洋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提出,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连日来,广州市各区快速行动、布局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采样小屋、采样车、检测点地图,多点位、多场景、多人群覆盖……这些贴心的举措,不仅大大提升了核酸检测的安全、便利度,也充分发挥了哨点监测预警作用,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5月28日《广州日报》)
与狡猾的奥密克戎斗争,必须分秒必争。据专家表示,奥密克戎代际间隔只有2.83天,处置稍微慢一点,就会传播好几代。因此,“早发现”至关重要。及时发现传染源、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落实“早发现”,离不开核酸检测。让公众更方便进行核酸采样,有利于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迅速展开流调,对其行程轨迹、可能涉及的风险人员进行相应管控,从而避免被感染者再成为新的传染源,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广州闻令而动,迅速铺开,举措得力。
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其核心要义就是可及性,因此必须在普及化、便利度上做文章。越秀区在居民区、口袋公园、人流密集商圈、产业园区、社区文体广场、公园旅游景区等不同场景下,科学合理布局15分钟核酸采样圈,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商圈园区采样点,服务商圈消费者和产业园区“上班族”;街道社区、口袋公园、肉菜市场等采样点,服务城区居民需求。布局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要对辖区内的人居、人流情况做全面评估,力求布点精准、人力物力保障到位,不但实现步行15分钟内可达,而且还要保障采样速度,以减少群众的排队时间。
对于人流密集的重点场所和“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要“送采上门”。比如物流园区、交通站场、大型批发市场等,来往的人员比较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不少还是刚刚进入城市、一时找不到核酸检测点的人员,因此在这些区域设立核酸检测点,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为方便人流量密集区域或场所的群众就近采样,白云区在产业园区、商业广场、高速路口等投放机动灵活的采样车,深入社区“零距离”为群众采样。变固定点为流动车,把采样服务送上门,为相关人群提供更为灵活的服务。
硬件有了,服务也要跟上,信息发布也相当重要。有了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手段进行相关信息发布,让群众了解一般核酸点、医疗机构核酸点、黄码人群核酸点、愿检尽检人群检测点、24小时核酸检测点的分布情况,方便他们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越秀区发布了定点地图,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高清核酸检测地图,且地图里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非常细心贴心。
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后,除了相关部门要多花心思,把采样工作做细做实之外,公众也要积极配合,尽快熟悉附近采样点,按时参与核酸采样、检测。
(责任编辑:马树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