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卖方违背诚信原则,应退还价款并支付违约金
出售游戏账号后又私自找回
2025-02-18 15:35:08 来源:人民法院报
在某二手平台上协商购买的游戏账号几天后却无法正常登录,几经波折才发现是卖号者通过申诉已将账号找回,买号者该如何维权?近日,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游戏账号买卖合同纠纷案,认定被告作为卖号者将已出售的游戏账号以申诉的方式私自找回,违背了合同约定,应当向原告赔偿相应损失。
2024年10月,徐某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发现一条游戏账号出售信息,于是联系到卖家陈某表示欲购买其账号。
经协商,双方将账号价款定为150元,同时约定该账号为一次性永久出售,若陈某找回该号码应立即退还150元购号款,并额外支付500元违约金。随后两人完成交易,陈某向徐某发送了该游戏账号的登录ID及密码,并协助徐某更换了绑定的手机号码。9天后,徐某发现该号码无法正常登录,多次尝试后仍然显示密码错误。徐某经与陈某沟通,得知该账号已被陈某申诉找回并修改了密码,导致自己无法登录使用。于是徐某诉至法院,请求陈某退还购号款150元并支付违约金。
在审理过程中,被告陈某认为该账号是自己“不小心”找回的,并且自身有归还账号的意愿,不愿归还购号款并支付违约金。
原告徐某则认为,在双方前期具有明确约定的情形下,被告陈某仍“故意”找回已售出的账号,违背了诚信原则,即使有主动还号的意愿,也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归还购号款并支付违约金。
法院审理后认为,游戏账号具有使用和交换价值,属于虚拟财产,应当受法律保护。原、被告在某平台上达成的转让账号的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全面履行。法院同时查明,该游戏账号的申诉找回需要经过多重验证步骤,对于被告所称“不小心”操作的主张,法院不予认可。被告陈某在转让账号后,违反合同约定的“不得找回”条款,原告徐某据此依照合同享有约定解除权,被告陈某应当承担合同解除后向原告徐某返还号款的责任。
关于违约金,应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当事人的过错承担、预期利益,并根据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考量,故酌定按照合同价款的30%计算违约金。因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陈某向原告徐某返还购号款150元并支付违约金45元。(刘洋 陈蕾 白雨默)
编辑:迟明绪